分享

网大之痛:我这亏得底裤都不剩,你还在跟我大谈情怀?

 网视互联 2020-09-25

口述 / 王石;整理 / 黑八

近年来,网络大电影市场的火热,吸引一大批有(想)理(捞)想(钱)的投资人。这些投资人形形色色,有房地产老板、金融公司老总、装修公司头儿、咖啡馆老板、面膜品牌经营者……很不幸,我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这个行业有人野心勃勃地进入,也有人灰头土脸地离开,大多数情怀都败给了现实,最终既没获得票房,也没换来口碑,还得忍受网友的吐槽和攻击,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费了力花了钱,还并不讨好……

掘金网络大电影,我就是那风口上的第一批猪

这两年,进入网大的人络绎不绝,但逃离的也大有人在。捞到钱的人确实不少,但亏得底裤都不剩的,也不是没有。

2015年,我手上有百十万小钱,原来的行业不景气,整天考虑着要转行,在朋友的忽悠下,一脸懵逼地就进入了网络大电影。

其实也不能算“忽悠”,那时候的网大确实可以“躺着赚钱”,只要拍出来,扔上去,就有得赚。所以最初只是拿出十几万参投了一部,赚了点小钱,尝到了甜头。

后来才知道,我还是被黑了一把,当初导演说这片子投资30万,其实投资10万不到。也就是说,我全投了还多出来几万块,结果只占了发行分成的40%,虽然最终是赚了点钱,但多少还是有些不爽。

虽然被黑,但不管怎么样,算是赚了!这让我意识到,网络大电影可能真的是“风口”,既然是风口,那就要快,成为风口上那第一批猪。

于是我迅速注册了影视公司,开始做起了“躺着赚钱”的美梦,野心勃勃地想要正式杀进来,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吃一堑长一智,避免像原来那么被黑,我开始自己看本子、搭班子、拍片子(听听,这些话都是这几年混迹影视圈学到的)。然而,噩梦就已经正式开始了!

当初有人说,拍网大就是要快,认真你就输了……现在正好相反!

整个2016年,每周至少上有3天泡在漫咖啡,几乎每次都能碰到同行,“网络大电影”成了漫咖啡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不仅漫咖啡,我还马不停蹄地有各种聚会、沙龙、饭局……但是三个月后,我突然厌倦了。因为我突然发现,这些全他妈是无效社交,一点都不夸张,全部都是无效社交,无一例外。

而且影视圈的大忽悠真是多到数不胜数,让人防不胜防。很大一部分人从来没有做成一个项目,把0吹成1,张口闭口就是范冰冰、baby,随便一个项目都是投资上亿,结果结账时还需要我替他们埋单;还有些人到处参加活动,到处跟人加微信换群,以为加个微信就算人脉,结果从来都不聊一句话,沦为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

自己操盘网大,虽然能避免被黑,但事必躬亲,身心疲惫。本来对自己做制片人这事很不自信,但每当看看网络上那些垃圾网大都能赚钱,就顿时信心倍增。

身边的人像打了鸡血似的,好像“网络大电影”就是拿如意金箍棒,分分钟能把影视行业搅个翻天覆地,名利双收,功成名就!

有人告诉我说,拍网大就是要快,认真你就输了!我不信!

2015年,别人从写剧本、筹备、到上线前后只需要40天。我因为是新手,被漫咖啡一轮一轮的“骗子”们浪费了时间,所以这个过程我用了半年。半年,够别人拍5部网大了!

第一次自己操盘网大,因为不懂,所以事事过问,导致剧组团队并不融洽。当时我想的是,这是我主导的第一部,不仅仅要拍好,我还要依靠这部电影尽可能地摸清门路,成为进入网大的敲门砖。

所以,整个拍摄过程大家很辛苦,但并不愉快,状况百出,各种情况都不理想。因为找的团队也不是很专业,所以大家也都当成一个行活来干。说是出品人、制片人,其实我就是个打杂的,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只希望剧组的导演摄影大爷们都能心情好一点,拍摄认真一点。

不专业、不敬业,又能怎么样?我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杀青宴结束后,餐厅里一片狼藉,剧组人员撤离的速度让人惊讶,只剩下一个小兄弟帮我收拾烂摊子,服务员急吼吼地过来催房款,走廊里到处丢弃着剧组的道具……我突然觉得,我面临的可能是个烂摊子。

我面临的确实是个烂摊子,看素材的时候想死的心都有了。所以光剪辑换了三个,用时三个多月,等到上线的时候已经2016年初。

这一次,我心力交瘁,但也为我的不专业付出了代价!

最终上线效果无声无息,虽然无声无息但是也勉强回本了!我知道,“回本”不是因为我拍得有多好,而是因为我是那头风口上的猪。

是不是精品很重要,但能不能赚钱更重要!

到2016年,我已经算是网大里的老前辈了,偶尔去漫咖啡也可以跟人谈得头头是道了,当初别人忽悠我的那一套,我也可以借鉴过来用在别人身上了。但是,2016年的网大已经没那么好做了。

那时候,垃圾网大成了过街老鼠,观众骂,平台骂,同行骂,广电直接下架……而平台也适时出了“精品化”战略方针,我就想着,那咱也响应号召,精品化一把!

那时候我不再操盘,一心想着,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这个外行也尽量不要指手画脚,给创作者尽可能大的创作自由和创作热情。

所以我找了一个非常专业非常有情怀的青年导演。但就是这个导演的情怀,让我损失惨重。

首先是盘子越做越大。最开始只想投50万拍个网络大电影,结果不知怎么回事,谈着谈着就跑偏了,按照导演的规划,这部电影要先去国外拿奖,然后在院线上线,然后再通过网络渠道发行,后期还可以申请政府扶持补助……听上去一鱼多吃,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且这一切只需要多花30万。这时候已经建组筹备,我一咬牙,就答应了。

然后就是超支。80万的预算,本来已经是极限,结果进组之后依然还是状况百出,导演是确实有情怀,创作欲望特别强,也是真心热爱电影,一分钱酬劳未取,制片人也已经尽力,但还是控制不住地超支……其实我能够接受不超支,质量稍微差点,但关键是导演不接受。

导演的情怀不妥协,那就得我来买单!最后杀青的时候已经超支十几万,感觉整颗心都在滴血。

这部网络大电影的发行也是一波三折。本来是一边做剪辑,一边按照院线电影报批申请龙标。但是剪辑已经做完了,备案却迟迟没有通过,更别说龙标了。因为没有拿到龙标,所以国外参奖和院线也就成了泡影,其实这时候连导演的热情也已经被磨得一干二净,我看形势不对,继续等下去不一定能拿到龙标,但肯定会失去作为网络大电影上线的最好机会。于是,又一咬牙一跺脚,上!

这部花费近100万,前后耗时五个月的网络大电影,带着剧组68个人的共同期待,终于上线了!但上线效果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扑了!扑得一塌糊涂!

拼命投资100万去拍一部的效果,还不如之前花十几万拍烂片的效果!这就是现实!

其实整个电影虽然播出效果差,但口碑还是不错的。这里面,导演虽然没拿工资,但得了名;剧组其他人员都拿了工资,也不亏;只有我,因为这一部电影元气大伤,亏得连底裤都不剩。

所以,但是特别郁闷,心想,我他妈为情怀买单,可是谁他妈为我买单啊?

但是现在也想通了,情怀撑不起票房,网络大电影就应该先填饱肚子,再考虑情怀!是不是精品自然很重要,但对我们来说,能不能赚钱其实更重要!

网络大电影,看上去依然很美

都说,风口之上,猪都能飞!而我却跌得很惨。但这不能怪风,怪我!

有人说网络大电影这阵风已经过去了,风已经停了,自然跌得很惨,还有人比我更惨,尸骨遍野!

但是,在我看来,做生意有亏有赚很正常。今年的网络大电影据说死了一大批,我属于那种半死不活的,这两年教了不少学费,但也摸出了一些门道。虽然元气大伤,但因为之前还赚过一些钱,也认识了一些人,只要不死,总能翻身!

有人亏得很惨,但也有人赚得很爽,《斗战胜佛》一部电影都能豪赚2600万,估计整个行业都在羡慕,还会有人在暗地里努力去打破这个记录。

络大电影看上去依然很美,依然可以好好玩耍,玩好了照样可以名利双收,但如果想配得上这些名利,甚至撷取更多的名利,必须有相称的底气和实力。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大家一起加油,用实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

(行业亲历者参与口述,请加编辑微信:wlddy001)

·END·

长期高薪招聘


娱乐记者、产业记者(北京)

新媒体运营编辑(太原)

简历与作品投递邮箱yinan@vipstar.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