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提出的糖尿病需要终身服药?

 宁静致远2023 2020-09-26


无论这个理论谁提出的,都是不准确的,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综合的自我管理比服药更重要!

其实,是否用药取决于自身胰岛功能残存情况,并且具体病因,具体分析。

糖尿病的诊断是依据血糖来定义的,空腹血糖>7.0mmol/L,OGTT试验2h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2次以上检测符合条件,即便没有典型临床症状我们都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但是我们需要对病因进一步分析: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只有明确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才会更准确的评判需不需要用药,是否有必要终生用药。

1型糖尿病

该病是胰岛功能绝对缺乏,因此必须终生服用药物,还必须是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该病发病多由于遗传和生活方式诱发,所占糖尿病发生比例最大,是胰岛功能逐渐减退。如果在残存功能发挥作用范围内,积极配合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是可以最大限度推迟服用药物时间。换句话说,少吃多动,让自己胰岛B细胞少干活,本身就虚弱的状态下能干好就OK;非要爱吃多吃,那残存的这点功能也会被用完。

因此,2型糖尿病多在早中期,积极糖尿病饮食+运动,是可以不用用药的,病程逐渐延长,就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才能稳定血糖。

妊娠糖尿病

特殊生理期发生的血糖升高,多在生产后血糖代谢恢复正常,但是提示产妇一定注意饮食,如果大鱼大肉高热量饮食,是容易发展为糖尿病的,因此,这一类糖尿病经过科学指导后,可以不需要终身用药。以后记得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异常。

特殊类型糖尿病:包含很多因素——药物、内分泌疾病、胰腺外疾病、遗传综合征等。

药物:治疗肾病综合征、狼疮等免疫疾病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利尿剂氢氯噻嗪、抗精神类药二氮嗪,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甲状腺激素都会导致血糖升高,其中激素影响最大。过治疗原发疾病,改善停药后,或调整更换药物,血糖会恢复正常。如果原发疾病无法根除,药物还是必须的,那就根据血糖升高幅度,决定使用降糖药物。除激素外其他药物对血糖影响较小,可以不必积极用药,也就谈不上终生用药。

内分泌疾病:生长激素过多的肢端肥大症,糖皮质激素过多的库欣综合征,胰高血糖瘤,分泌肾上腺素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为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都是升糖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只有积极治疗原发病,血糖会恢复,像胰高血糖素瘤、嗜铬细胞瘤手术后基本相关激素恢复正常,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服用降糖药物。

胰腺外疾病:最多见的是胰腺炎、肿瘤导致胰腺损伤或切除,胰岛B细胞损伤或缺失。胰腺炎恢复的好,可以不使用药物,但是损伤重者多需要胰岛素补充治疗。如果肿瘤患者,关注重点将转移到肿瘤存活时间上,只要避免高血糖出现酮症即可,无须过于积极降糖。

遗传综合征:诸多伴糖尿病遗传综合征重点是在血糖升高程度,Dow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Wolfram综合征等,均为非治愈性,会严重影响寿命,血糖升高幅度不大,无需干预,升高明显,给与降糖治疗,终生用药。

虽然,2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比例可以占到95%以上,但是我们仍需谨慎寻找病因,判定用药时机和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