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不称帝,那是实力不允许

 人众众人 2020-09-26

曾国藩的成功,是一路的忍耐、一路的挨骂,步履蹒跚跌跌撞撞闯出来的。按他自己的话说,“ 坚忍实干是立志之诀。” 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这样写道:

“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身为读书人,曾国藩虽有才干,可在官场之上仍饱受排挤。成立湘军后,虽有王闿运等人三番四次劝其称帝,不过,深知 “ 秀才起兵,十年不成 ” 的曾国藩显然不为所动。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样的举动毫无胜算可言。

湘军人员是勇,而非兵,清代制度上不允许其保留

清代光绪以前,经制兵包括八旗和绿营两种。 在康熙朝平定三藩时,八旗兵多已不能作战。这期间,绿营渐渐被寄予厚望,成了主要的军事力量。

绿营之兵,与明朝之军相同。明朝之军是国家经制,自有军籍,分驻卫所,永久定居,世代为军。而清代的绿营兵也继承了这种制度,即“ 世兵制 ”。

不过,到了嘉庆初年,绿营兵的战斗力也下滑严重,就连平息白莲教也显得力不从心无力应付。 唯一的办法,只好在民间招募,补充 “新鲜血液”,招募来的,被称作 “勇”。

“勇” 和 “兵” 的区别在于,勇为战时临时招募,来自民间,附于兵之下作战,战事完毕即遣撤回籍。为此,嘉庆皇帝曾作出批示,“ 将来搜捕事竣后,自应妥为解散;或优给赏需,令各回原籍自谋生理,此为正办…。”

曾国藩组建的湘军,是 “勇” 而非 “兵”。据《江忠烈公遗集》记载,咸丰三年十月创立湘军之时,就已虑及将来遣散的问题。按清代制度,军务告终,统帅必须遣散其军,缴回钦差大臣官防,这是军务之正规。

然而,即便曾国藩拒绝遣撤湘军起兵反清,也势所不能。

师出无名

湘军建立,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忠君保囯。天京一役,湘军死伤惨重,以“ 惨烈 ”形容并不为过。湘军将士早有被遣散的心理准备。攻陷天京后,人心思归,战斗力大打折扣,队伍并不好带。

若此时曾国藩决定起兵反清,士兵能否卖命尚未可知。更糟的,是曾国藩师出无名。此举不仅大逆不道,成败还是个未知之数。而从湘军分离出去的左宗棠楚军、李鸿章淮军也未必跟随。

反叛历来为皇家大忌,反叛者向来承担最重的刑罚。清代在刑罚上,不仅保存了历代留存下来的 “五刑制度”,更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发遣、迁徙、枷号、凌迟、枭首、戮尸等一系列的酷刑。

至少,保留了足够的阻吓作用。这还不算,曾国藩的湘军最为致命的,是起兵后,将面临四面楚歌、孤军作战的窘境。

四面楚歌

若曾国藩起兵反清,在清廷的眼中其性质已发生质变,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 “ 反贼 ”。按当时的情形看,天京一役后,太平天国在各地的余部尚有三十万之众。

太平天国的这批部众与湘军可谓不共戴天,必然会与湘军死磕到底。由于形势发生逆转,清廷的态度亦会发生转变,或任由太平军与湘军自相残杀,再坐收渔翁之利。

而在中原,清政府早布有僧格林沁的一支精锐骑兵。而湘军中,却没有设置骑兵,若与僧格林沁部交战,以步兵见长的湘军,没有必胜的把握,甚至还可能落于下风。

不仅如此,北方还有东西捻军虎视眈眈,西北和西南的回部起义仍在继续。更让曾国藩不敢轻举妄动的,是清政府已得到了以英国为首的外部势力的支持。

纵然曾国藩的湘军有三头六臂,也架不住四周的强敌环伺。当此情形,恐怕师出无名的湘军一举义旗便成败局。

一向行事谨慎的曾国藩,对于是否反清?必然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在明知胜算全无下,就算他真有这个心,也没这胆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