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上海堡垒》特效什么水平?

 mike011 2020-09-26
        《上海堡垒》影片中很大一部分镜头涉及到数字角色制作。
       《上海堡垒》中主要以机甲类角色为主,结合概念设定制作,进行三维透视中的跟踪及骨骼绑定,确保捕食者出现时动作更加连贯和真实。
        材质灯光环节有大量测试,强调捕食者外表的金属质感,同时增加仙藤的能量元素(因为捕食者的能量驱动也是依靠仙藤的)以及表面战斗过后的痕迹感。
       完成单体数字角色的设定后,结合实拍画面进行捕食者空战过程的运动轨迹、武器轨迹及战斗场景的综合合成工作。
       为了表达真实感,最终镜头画面做了特效光斑辅助,同时加强了捕食者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模糊效果。

大捕食者


小捕食者

       
      《上海堡垒》的陆沉镜头是全片视效难度级别非常高的场景之一。
         陆沉镜头数量不多,但爆炸、城市崩塌、黄浦江断裂流水结合在一起的挑战非常大,陆沉的质量接近了好莱坞视效公司的制作水平。

       陆沉特效大量使用了动力学模拟 ,涉及楼宇的坍塌,地壳断裂后形成的瀑布,城市化作灰烬的过程,整个画面中有非常多的刚体破碎、流体解算和烟火制作的效果,视效团队针对这些特殊效果,做了大量的动力学模拟,最终完成了陆沉奇观。

陆沉最终效果


          《上海堡垒》作为科幻战争类型片,包含大量空战、爆炸、武器装备、机甲类型的数字角色等S级、S+级特效镜头、大量难度高且种类多的视效资产需要进行交互式特效制作,非常考验制作公司的三维制作能力。
          需要在保持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才能完成,对于特效制作团队,是非常高的挑战。片中所有在上海发生的事情,例如城市的陆沉、上海大炮的发射、在空中在地面对抗捕食者及母舰的场面都是在数字模型中进行,在三维空间中还原。

上海城市三维建模


最终灰烬效果


          科幻类型电影是全新电影类型。从制作方面来讲,刚需是大量的视效镜头制作。

         科幻类型电影特效镜头的数量多,其次是视效镜头的难度高,非常考验国内的电影工业化能力。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问题。

片方

      更多是制作预算部分,科幻类型需要高投资的预算支持,很考验的工业化制作能力。

导   演

          科幻类型电影的制作,需要配合导演进行前期世界观设定,通过概念图的设计与制作,及针对性场景,完成导演对影片初期架设工作。

制作团队

       视效管理和视效制作团队的提升,多家视效公司共同参与一部影片的制作,每家公司分别向导演和片方汇报工作,容易产生问题。

       国内制作公司具备了不错的镜头合成能力,但是面对科幻类型电影,制作公司需要在保持合成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强化三维特效制作能力。

     科幻影片中大量出现的外星人设定、生物角色设定、机器人设定都需要三维特效来实现制作效果,提升三维水平,才能满足导演在科幻类型影片对科幻世界观要求。

       《上海堡垒》的特效制作包含了很多硬技术,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需要继续探路。看特效看特效达到的水平,不是特效的平均水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