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D电影成像和实现

 mike011 2020-09-26
3D电影利用大脑的成像规律耍了一个小把戏。实际生活中看一件东西左右两只眼睛看到的景象略有差别,这种有差别的像经过大脑处理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具有立体感的3D图像。











会变魔术的3D眼镜

普通的2D电影,左右两眼看到的景象完全一样,不会有立体感。对于3D电影,情况不一样。3D电影给左右眼输入的图片需要不一样,图像经过大脑的处理会变成立体图像。所以观看3D电影时需要佩戴特殊眼镜。
现在大多数电影院采用偏振光3D眼镜。偏振光3D眼镜,每个镜片只允许特定的偏振光通过。左右镜片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偏振光3D眼镜携带的成像信息略有差别,最后看到的是立体的3D图像。










3D电影的成像技术

3D电影的成像技术有很多,如不闪式3D技术、时分法技术、光栅式技术等等,各有优缺点,但原理差不多。
由于3D电影需要左右双眼输入不一样图像,因此3D电影拍摄的时,也是用两架摆放位置稍有差别的摄影机同时拍摄的,3D摄像机的有两个镜头,可以捕捉到稍微具有差别的两幅图像。










全息投影与3D电影的区别

全息投影和3D成像采用不同技术,3D成像通过给左右眼输入不同的图片信息来获得立体感,全息投影通过激光记录了物体反射,或者投射的光波的全部信息,然后通过全息投影的胶片重建物体的成像信息。通过左右双眼,看到物体不同方位的成像信息,这样看到物体有立体感。










全息投影记录了物体不同方位的成像信息,无论怎么看物体都具有立体感,仿佛真的在那里一样。3D电影不一样,大部分3D电影拍摄时,相机的位置只有水平方向差别,垂直方向没有,观众歪头去观看3D电影时,能看到两个未重合影像。
不管是3D成像还是全息投影,起源与发展都离不开科学不停的探索与进步。以3D电影为例,如果没有对人脑成像规律以及光性质的了解,不会出现如此逼真的3D电影。科技的发展真真切切的改变生活,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