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江自刎:浅析项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苏格柏图 2020-09-26

公元前206年至202年,项羽与刘邦两大政治集团逐鹿中原,在成皋一带反复争夺。虽然项羽兵力雄厚,打了不少胜仗,但在战略全局上,在谋略斗争中,迭遭挫折,数为刘邦调动,逐渐失去了战场主动权,招致彻底失败。

乌江自刎:浅析项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一、战前情况

公元前206年10月,农民起义军推翻了秦王朝,随后这支起义军出现了项羽、刘邦为首的两个对立的政治集团,并展开了一场战争——楚汉战争。公元前204年年初,项羽后方稳定,集中数十万大军,提兵西进,企图在荥阳、成皋地区对政敌刘邦进行战略决战。

刘邦自彭城大败后,形势甚为不利。他想让出关东一些地方,争取其他反楚势力,共同对抗项羽。刘邦亲率主力,以荥阳、成皋为核心,北依黄河,南据伏牛山,构成一条防线,与项羽进行持久作战。

乌江自刎:浅析项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二、作战经过

公元前204年4月,项羽开始对荥阳展开猛烈的围攻战,并分兵断了刘邦的粮道,荥阳危在且夕。刘邦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施以援兵之计,愿割荥阳以东土地给楚,请求罢战,被项羽拒绝。5月,项羽再次发动攻击,眼见就要破城。为脱身计,刘邦令将军纪信作替身,乘黄屋车,出荥阳东门,诈称城中粮尽,汉王出降。刘邦才得以带数十骑出西门逃至关中。项羽知道上当后,怒不可遏,杀了纪信,催兵追赶。破成皋后,整顿兵马,准备西进。

刘邦逃回关中,收拢关中之兵,打算夺回成皋,但在谋士们的劝说下,决心出兵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先调项羽南下,再袭后方,逼项羽回救,复成皋、荥阳。当汉军至南阳、叶县一带时,项羽果然南下求战。这时在黄河沿岸活动的彭越,依令急袭下坯(今江苏邳县),威胁楚都彭城。项羽得知后方遭袭,回军急救,刘邦乘机夺回成皋。

乌江自刎:浅析项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6月,项羽在击退彭越军后,再度挥师西进,竭尽全力攻破荥阳、成皋,后兵至巩县无力西进。刘邦在荥县一带深沟高垒,消耗楚军,又派刘贾、彭越深入楚地游击,焚烧粮草物资,断其补给。至8月,这支游击军攻占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等十七城,切断了楚军前后方的联系。9月,项羽不得已留下大司马曹咎守成皋,自己回军东救。项羽视彭越如眼中钉,肉中刺,但抓不住他们的行踪,后方一直处于威胁之中。

10月,刘邦反攻成皋,兵临荥阳城下。项羽闻讯后,第三次挥兵西进,但由于几次东奔西驰,极为疲意,加上多处分兵,力量不足,无力再破成皋,不得不在广武(今河南荥阳县东北)与汉军形成对峙。双方僵持数月,项羽求战不得,欲退不能,但后方连连遭袭,二十余城被彭越所占,补给线时断时续。与此同时,刘邦派遣的战略迁回部队在韩信的指挥下,已从北面占领了魏、代、赵、燕,行将破齐。齐破则项羽侧背直接受到攻击。在南方,刘邦争取九江王英布成功。陷项羽多面受敌的不利地位。项羽惑到形势严重,于次年9月,被迫与刘邦订立和约,划鸿沟为界,西属汉,东属楚。

乌江自刎:浅析项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公元前203年9月,项羽向东撤退,刘邦采納了谋士的建议,决心利用项羽订立和约后的麻痹疏忽,突然发起追击。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追楚军至固陵(今河南淮阳西北)。楚军反击,汉军因兵力不协调而大败。刘邦又对彭越、韩信加官进爵,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韩信迅速攻占彭城,迫使项羽向东南败退。12月,项羽至垓下被汉军包围,楚屡战不胜。夜间,项羽听到四面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乃率八百骑乘夜突围南逃,后被汉军追及,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楚灭。

三、主要教训

项羽短于战略运筹。项羽失败的原因,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研讨过,诸如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乃至个人素质等方面都有道理,不能一二而论。那么在军事上项羽败因何在?教训是什么?项羽自诩“力拔山兮,气盖世。”可见其猛勇过人。

乌江自刎:浅析项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项羽掌握一支久经沙场的军队,刚灭秦时是刘邦兵力的四倍,可见其兵力优势。项羽家族世代为楚将,自幼读兵书,颇具指挥素质。但和刘邦相较,他短于战略运筹和关照战略全局,虽然他有拔荥阳,占成皋,数败彭越及固陵反击的胜利,但这些并非决定全局,决定命运的胜利,而在决定全局的几仗,如挺进关中,稳固后方,固陵反击及转为追击都没有打好。

他虽自诩“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就没有看到自己在全局上的失策。二年多的战争中,他总是跟着刘邦的指挥棒转,刘邦向南阳佯动,他便奔向南阳,刘邦袭其后方时,他便回军援救,完全为刘邦所调动,丧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项羽东奔西突,疲于奔命,实力耗尽,剩下的最后一幕只能是自刎乌江了。

乌江自刎:浅析项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四、结语

将贵谋。纵观古今,为将的应兼有勇力和谋略两个方面,勇谋两者相映成辉。但是作为将帅,谋的作用大于勇。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战争对军人的要求,那么就会发现智力是主要的。”千军万马的行动,都绕着一个意图,意图的正确与否,维系着军队的安危,所以为将之道谋略为首。

谋略虽属精神范畴,但它可以改变强弱力量的对比,可以借助各种可以利用的条件,打败拥有物质优势的对手。所以古人说:“战争的胜利不能专求力,其力强,然遇智者,终必挫折。”

乌江自刎:浅析项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战略并不神秘,指的就是战争全局。掌握战略指导规律也不是高不可禁,只要认真学习和实践,人人都有可能办到。但是为什么战略指挥员,特别是高明的指挥员那么少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战争需要和自身才能的两个方面。学习战略指挥艺术,不光是战略指挥员的事,同时也是战役、战术指挥员的事,不善于谋全局的人放在哪里都会把事情弄坏。

一切知识都是客观实际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只要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勤于思索和琢磨,就能跨入战略指挥的门槛。进门后,又能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就可能成为行家,尽管战略艺术很抽象很复杂,很深奥,但只要用心,肯下功夫,掌握并运用它打败敌人不是不无可能的。

参考资料:

《史纪・项羽本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