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逢年过节,或者是身边的人过生日,很多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都会选择用送礼物的形式。 但是让人纠结的是—— 选择什么样的礼物,写上什么样的文字,才能真正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心意,尤其是某些礼物背后不仅仅只是心意的问题。
说直白点,礼物只是一个中间工具。 现在家长也不在意礼物的价钱高低,所以买礼物简单,难的是如何让老师看到家长的用心,收了礼物后能够对孩子多些关注照顾。 我不得不感叹作为一个老母亲的不容易,为了孩子的学习成长可以说费劲心思。 但是另一方面,还是不得不说,时代在变化:
站在家长的角度,会担心:
因为不带有目的,所以你只要能够表达心意就可以,反正朋友都会高兴收下。
更多的家长会抱有一种恳求讨好的态度。 这其实就是在重新体验小时候的自己面对父母、面对权威的过程,会期待被父母看到,会恳求被父母认可,深怕自己做得不够好,会让别人不开心。 但礼物送出去后,家长会期待回报,期待越高,可能越容易感受到失望愤怒,这样的心理都会让送礼物变成了一种对自我的压力。
收礼物可能也会开心,开心于自己的工作被得到认可、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 但另一方面,一些昂贵的礼物形式可能会老师觉得被收买,从而产生一些心理负担。 其实这不仅仅是家长与老师之间存在的现象,职场上、生活中,可能都少不了一些需要送礼物的场合。 当送礼物的目的越不纯粹,你的矛盾纠结可能会更多。 有时候多一些简单,可能烦恼就会少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