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虚寒不再怕,这个中医小妙招,帮你解决脾胃问题,简单方便!

 圣山溆水 2020-09-26

不方便看视频的朋友,可以听音频哦

一、脾胃虚寒介绍

腹痛是常见症状,原因很多,但无非就是寒、热、虚、实。

今天说说脾胃虚寒腹痛的典型表现:

①食少喜按:虚不能消化,自然不想吃。揉按缓解是虚的代表,如果是实证则痛不可触。

②手足不温:不吃东西产热不够,血液循环弱的地方自然冷。

③口不渴苔白:口渴、苔黄表明有热,相反则表明不是热象。

④呕吐腹泻:呕吐责之于胃,腹泻责之于脾。

总的来说,根据腹痛、呕吐、泄泻定位在脾胃,根据口渴与否、苔色判断寒热,根据喜温喜按与否判断虚实。

二、药物介绍——代茶饮

代茶饮

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5g。

都是温热药,而且专入脾胃,特别适用。

使用注意:

沸水冲泡,焖泡10-15分钟后温服,一日2次,每次2杯。

腹痛时,可临时加用1次,不用拘泥。

别用生姜代替干姜,干姜温性更强。

如果是失血、失水导致的虚寒,通常较急,比如女性月经期间、产后,又比如拉肚子泻下过多,一天拉十几次,则可以加重人参用量至9g。

如果手足不温,不只是末端,都到手臂、小腿,甚至肚子也是凉的,则加重干姜至9g。

如果泄泻厉害,大便不成形,气短乏力,则可加重白术至9g,甚至可以加黄芪6g。

如果食欲不振加木香6g、砂仁6g。如果胃痛明显,加白芍6g。

三、穴位推荐——天枢穴

天枢在胃经上,可以治疗腹痛、呕吐,它又是大肠经之募穴,可以调理大便的问题。

注意这个穴位,不论寒热虚实都可以选用,不管是胃炎、便秘、泄泻,只要跟胃肠有关,都可以选用。

因为是虚寒病证,所以建议用艾灸温热刺激,效果最佳。

四、案例分享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杨婉芳,治疗60例脾胃虚寒腹痛(慢性浅表性胃炎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13例、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17例、复合型溃疡10例),以7天为1个疗程,第1、2、3疗程总有效率分别为58.55%、83.33%、93.33%。

处方:党参30g、干姜10g、炙甘草10g、白术15g、黄芪25g、陈皮10g、木香10g、香附15g、砂仁10g、茯苓15g、法半夏12g、白芍15g。

浅表性胃炎是现代常见病,大部分体检,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问题,原因多半饮食不规律、过食辛辣、工作压力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消化不良(食少、腹胀),也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内容。

再继续发展下去就伴有糜烂,继续发展便是溃疡,就会有明显的腹痛。

这个临床观察治疗其实就是前面的代茶饮。因为胃炎有明显腹痛,所以后面加了一系列药止痛。只有消化不良使用代茶饮就足够了。

 了解更多中医养生中药基础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