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篆书用什么笔。我的体会,如果你有一定基础,那最好选长锋羊毫,能磨出真功夫,能写出有质感的篆书;如果你初学,就选羊毫居多的羊兼毫。为什么要这样,下面从古代大家的所用笔,篆书的笔画特点,还有训练出控笔能力这几方面点来介绍一下。 一些写篆隶的大家所选毛笔多是软毫,我们知道,毛笔分硬毫,软毫,兼毫三种。纯粹的软毫笔古代就有,并不是现在有些人说的明清以后才流行的,如萧子云用胎发做笔,胎毛比羊毫还软。纯羊毫笔特点是行笔富有变化,趣味横生,有独特的意趣。 尽管硬毫容易得其骨,软笔容易得其肉,但书法大家功夫深了,一样会游刃有余,如清代刘墉字肉多骨少,都认为他用羊毫,其实使用的纯狼毫;当代林散之作书,用笔劲键,他却用得长锋羊毫。还有清代书法家王伯弓《卷庐随笔》记载,擅长篆隶的“包慎伯,何绍基,吴谦之诸君,实用羊毫临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代篆书大家萧娴先生,她一生对篆隶喜爱之极,甚至把她的书斋命名为'三石一盘斋”,即《石门颂》,《石鼓文》《石门铭》《散氏盘》。她用得也是羊毫笔。这些大家,择笔很讲究,所以也是试过了狼毫羊毫不同特性,最后才选定的羊毫这类软毫笔。 其二主要是羊毫能练出篆书的笔力,笔贵瘦硬始通神,悬腕悬肘写篆书,林散之老说“软笔才能写出硬字”含义就是说笔是软的,但富于变化,能写出多姿多彩的笔势,但却很难控制,特别是初用羊毫,苦其肥钝难写,手不能自主,这个时候,就需要书写者极力通过手腕肘部的操控·。才能掌握运笔的精准度,也就是要下更大的的功夫,才有效果,这样无形中通过长期训练,一般练习三个多月,基本就能达到对羊毫的掌控功夫,这时候。再用硬毫写篆书,明显感觉到羊毫写篆书的表现力,要优于狼毫许多。 同时篆书需要写出饱满,圆润的墨色,就必须要毛笔一下蘸更多的墨汁。羊毫特别是长羊毫,就要比硬毫更能储墨。可以保证你一个或几个字流畅的写下来而无需蘸墨,易使行气饱满不断。尽量保持线条的气韵和流畅性。 最后再介绍一下各地方毛笔的主要长项。一般来说,选笔是有地区特点的,常见的宣州笔派以制作硬毫为擅长,湖州笔派以制软毫见长,北京笔派则以制作兼毫为优秀。我们选笔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选好自己钟意的毛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