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从会议议程中学习

 liyu_sun 2020-09-27

作为学术研究人员,时常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此时不可避免地会阅读会议议程。有时候虽然不能亲身参加学术会议,但也会浏览下学术会议的议程。当然,也有很多研究人员只会在参加会议时才会阅读议程,在不参加学术会议时,一般会忽略掉会议议程。其实,研究人员无论是否参加学术会议,都应该重视阅读会议议程,因为仔细阅读会议议程,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到很多与学术直接有关或者间接有关的东西。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会议议程了解自己所关注的领域以及邻近领域的学者们都在研究什么问题,进而了解学术前沿的演化方向。第一,通过报告主题(或论文)的题目观其大略,了解各领域所关注的理论问题、实证问题和实际问题。第二,通过对大家所研究的问题的了解,判断各领域研究方向的演化,看当前各方向演变了哪些分支,自己所做的研究或者所考虑的方面是否有忽略之处。第三,根据题目了解各领域出现了以及流行哪些前沿方法,自己是否了解、熟悉,并判断是否需要跟踪学习。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要搜索会议议程中自己所不了解的专业术语、关键词等,以更好地为判断提供基础信息。

其次,我们可以根据会议议程了解当前自己所关注的领域以及邻近领域的学者们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转向、活跃程度、重要程度、在学界中的地位以及与会议主办或承办方的关系。

第一,通过议程中各学者报告的题目了解其当前关注的方向和研究兴趣,并结合对其之前的了解判断其研究兴趣是否转向,再结合该学者的地位思考其为什么会发生兴趣转向,其内在逻辑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对其所研究方向和问题的了解,判断是否需要跟进研究。

第二,可以通过议程中与各学者相关的报告了解该学者在学界的活跃程度。一般来说,活跃的学者多会指导学生做研究或者与很多学者进行合作。如果一个议程出现一个学者与学生或者与其他学者的多个研究,或者在多个议程上出现该学者的研究,一般来说该学者在学界总体上比较活跃。

第三,可以根据议程中致辞、大会主题报告、报告主持、点评、闭幕式致辞以及会议总结等环节的人员安排来判断学者在学界的地位和重要程度。排除掉主办或承办会议高校安排本单位的人员承担这些工作,一个会议一般会安排那些在学术界有相当地位、权威、学术影响力、在好的期刊具有良好发表或者在重要高校的院系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员承担致辞人、大会主题报告人、报告主持人、点评人、闭幕式致辞人以及会议总结人等角色。因此,可以根据多个会议的这些安排看出学者们在学术界的地位。如果再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这种判断会更加准确。

第四,还可以根据会议议程重要角色的安排(致辞人、大会主题报告人、报告主持人、点评人、闭幕式致辞人以及会议总结人)看出会议主办或承办方与所安排学者的关系。一般来说,与会议主办或承办方关系好的学者会被优先安排重要角色。当然,这需要根据该学者在学界中的地位来进行判断。如果一个学者在学界中地位一般,但却被安排了重要角色,除非会议主办或承办方不熟知学界情况,否则大概率可用该学者与主办或承办方关系好来进行解释。如果会议主办和承办方的某个学者被安排了重要角色,那么他要么是会议主办和承办方内部的元老或者担任重要职位的人物,要么是会议主办或承办方的负责人所看重的青年才俊。

再次,我们还可以根据会议议程来判断会议主办和承办方对学术的重视程度、对学界的熟识程度以及组织会议的水平。

第一,可以通过会议议程判断会议主办和承办方对学术的重视程度。这些可以通过大会主题报告水平、平行论坛主题与报告论文的一致性、报告论文的水平、会议报告时间和点评时间安排等来进行判断。如果大会主题报告前沿、报告学者是学界前沿学者、平行论坛报告新颖有趣、主持人是学界前沿学者、平行论坛命名新颖且与报告论文一致、报告时间和点评时间充分,那就表明会议主办和承办方对学术十分重视。

第二,可以通过会议议程判断会议主办和承办方对学界的熟识程度。这可以通过致辞人、大会主题报告人、报告主持人、点评人、闭幕式致辞人以及会议总结人安排是否恰当、平行论坛主题是否与报告论文高度一致等来进行考察。

第三,还可以通过会议议程判断会议主办和承办方组织会议的水平。这可以通过会议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会务组人员安排、会议致辞人和主持人是否与参会学者身份一致、参会人员接送、用餐安排、参会路线设置、本地风土人情介绍、应急措施(会议安全通道、卫生保障措施、会场突发事件处理等)等来判断。

最后,我们还可以根据会议议程来学习一系列与会议组织事务性有关的经验,并积累会议安排的素材,例如学习会议组织、会议议程设置、会场布置、会务人员配置等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为我们将来组织会议提供参考。具体而言,可以学习会议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会务组人员安排、会议致辞人和主持人与参会学者身份一致、参会人员接送、用餐安排、参会路线设置、本地风土人情介绍、应急措施(会议安全通道、卫生保障、会场突发事件处理等)等。结合自己的理解,在未来自己组织会议时借鉴其有用之处。

总结来说,如果学者对学科演化逻辑已经有通盘把握,则通过阅读会议议程,即可大致掌握学界研究的前沿动态。此外,通过阅读会议议程,还可以大致掌握学界学术网络和学术关系的诸多细节,判断学术会议举办机构学术组织能力和学科发展导向,体察学术会议组织的流程和技巧。学者实在是不可不重视阅读学术会议议程呀。

 The End 

编辑| 王雨欣

审核| 马晴雨

终审| 孙楚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