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低要求的作文课

 小桥流水1i79ra 2020-09-27
最低要求的作文课

小学语文中会有“扩句缩句”的练习,我在网上找到这样一个例句——“白发苍苍的老师绘声绘色地讲雷锋的故事”,缩写之后就变成“老师讲故事”,从语法上来说,保留主谓宾,删去定状补,就完成了缩句。加上那一堆零碎,就完成了扩句。这是小学生特有的语言训练,训练的目的是让他们弄明白什么叫主谓宾。

然而,缩句扩句中也包含非常微妙的语感,比如,把例句缩写成“老师讲雷锋的故事”是不是更好呢?保留一个定语,但信息交代得更明确了。或者,“白发苍苍的老师在讲雷锋的故事”,这样一来,句子的意味更丰富了,白发苍苍——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师,雷锋的故事——一个比较久远的故事,句子也由此变得更平衡了。再说了,“讲故事”能否改成“在讲故事”,这个“在”字给句子带来了不同的意思,句子有了“时态”,也更像一个陈述句,描述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老师讲故事”,好像有点儿干瘪和模糊。再比如,为什么“绘声绘色地”一定要删去呢?状语都是可有可无的吗?为什么“白发苍苍”和“绘声绘色”可以缩减掉?这两个词是成语吗?为什么陈述句中最好不用这样现成的词语?

我想,语文训练总有一个“最低要求”,对缩句来说,小学生只要记住“保留主谓宾,删去定状补”就够了,小孩子对词语和句子的细微感受,要靠阅读慢慢培养,不是缩句要完成的任务。那作文课有没有一个最低限度的写作要求呢?毕竟作文题是语文考试中的一道大题,分数占得多。

前些日子,我出于好奇在网上看了一堂小学生的作文课,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教孩子写作文的。网课老师要解决的是这样一个“痛点”——孩子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凑不够字数。老师给出的办法是调动感官,作文题目是“秋天来了”,那么到底用什么情景表现“秋天来了”,则需要孩子细致的观察和描绘——树叶是什么颜色?天空更高了吗?云朵有哪些变化?你穿的衣服更多了吗?实际上,这就是写作的一个核心法则——show,don’t tell,你要用文字去展现,而不仅仅是“讲述”。

什么叫展现呢?什么叫讲述呢?有一个写作训练非常简单粗暴,让你把表达情绪的词都圈出来,高兴、紧张、害怕,圈出来之后,删掉,然后去描述你高兴的时候什么样子,紧张的时候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害怕让你做出了什么样的动作等等。这个练习,是让你掌握“要展现,不要讲述”的原则。美国版的《新闻报道与写作》非常推崇这个法则,大学里的创意写作班,也会教你如何展现。比如写作班里会有这样的练习——假设你刚杀了一个人,你来到一个湖边,你来描述湖边的景色,你不要告诉读者你杀了人,但要通过景色描写让读者感觉到有什么糟糕事情发生了。

最低要求的作文课

创意写作中其实有很多片段练习,对成人有效,对孩子也会有效。比如让你写五百字,让一个人行动起来,从家到加油站、到快餐厅、到银行,让人物在不同的场景中出现。成人写作是要解决的“动机”问题,对小孩来说,你要是写一篇参观动物园的游记,可能也要考虑“动机”和“行动线”,你最想看到的是哪一种动物,为什么?你找到它了吗?你以前见过这种动物吗?这样的教程翻一翻,就会发现,设计一个写作课程并不是特别难,创意写作课上动用的手段,也可以放到小学作文课上。比如,看一张老照片,写一个短文来描述这个照片。这实际上就是高级一点儿的“看图说话”,将视觉所见转化成文字。

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成人的写作课,基本上都是片段练习,描述一个场景,解决一个“动机”,成人已经积攒了足够的词汇量,情感上也更为丰富和细腻了,他们还有表达的冲动,所以才会上写作课,课上需要掌握的就是一些写作技术,让自己表达得更好。小学生写作文,面对的可不只是技术问题,他词汇量有限,内心也还不够丰富,他没有很强的表达欲望,秋天来了,一个没心没肺的孩子不想写作文,你教他仔细观察,调用感官,这真不是几堂课能解决的。小学生的写作课还是回到片段练习比较好。

我觉得小学生作文之所以很难教,就在于每个孩子的内心都不一样。许多孩子有“内在冲突”,他的词汇量不足,也没有流畅的表达能力,他那个能说想说的自我与感到困惑的自我之间有冲突。他那种困惑、对作文及表达的抗拒,也是一种成长过程。遗憾的是,许多情绪不稳定的父母,会逼着这样的孩子上作文课。他看不懂孩子的身体语言,也看不到孩子的内心冲动,但他坚信,成长就是能说会道,离开那种不善言辞的状态,能提笔写一篇 400 字 800字 的文章,其实,这时候孩子们学到的不是写作,而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恶习——矫饰。等他长大之后,他很可能会把小学中学的作文都当成一场噩梦,充满了做作、矫饰、虚情假意、讨好、揣测老师的喜好、曲意逢迎,他庆幸自己不用写作文了,然后变得什么也不会写了。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把学习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是被教育,确认和辨明事物,这是老师可以教的。第二阶段是感受何为真。第一阶段的特点是顺从,第二阶段的特点是自我教育。在学校里,孩子是在被教,他学习的第二阶段都是在课外的自我教育中完成的。一个老实点儿的写作课,应该降低自己的要求,只教那种“最低要求的作文”。

最低要求的作文课

我觉得作文课应该是这样的——

其一,就应该叫“阅读和写作”课,阅读和写作不可分割的。我甚至认为,在学生14岁之前,他的写作应该就以读书笔记为主,看了一本什么书,这本书说了什么,一五一十地写出来。在这个阶段应该明确一个写作的最低要求,那就是讲述 tell 比展现 show 重要,复述、提炼、总结,这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掌握语言是服务思维的,抽象能力其实比增添很多无必要的具象描写重要。

其二,读完了再写。阅读材料或许能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比如这样一个题目,“宠物”,要你描写一个宠物,是你想养的,而不是你拥有的。小学生可能会写猫写狗写蜥蜴。为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把题目描述的更特别一点儿:这个宠物可以是一只猫,也可以是一只恐龙;可以是一个苍蝇,也可以是一条龙。如果小学生五年级六年级的时候,看完了几本哈利波特,还记得魔法学校看门人海格养挪威脊背龙的情节,那这个阅读经验就会帮助他写好想象中的宠物。

其三,别试图要孩子展现他的内心。只讲我们能教的东西。学会写一封信,学会写请假条,学会写读书报告,学会给自己的游戏机写一个说明文,避免矫饰。小孩子对作文课最大的恐惧是,要学会说我不想说的话,他内心的纠结在于,是不是只有说谎、只有瞎写,才能完成学业,才能成长,才能进入成人世界。作文要帮助学生整理自我,而不是让其破碎,如果孩子在作文中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那就好好鼓励。但别忘了,那种感受“何为真”的自我教育,那种自我的磨砺,并不需要时时刻刻展现在家长和老师面前。

其四,片段比整篇文章重要。学会描述一场足球比赛的过程,学会使用形容词,学会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每一次片段练习都有明确清楚的要求。

如果我来开一门阅读与写作课,我就想这样教。但这门课持续的时间会很长,一年两年甚至更长。

我得承认,我没什么办法让学生在短期之内就把作文分数提高,也就是说,无法解决“痛点”问题。作文,是一个涉及词汇量、自我成长、逻辑和思维、表达能力的综合考量,它本来就不是能短期解决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