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抓习惯,再谈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

 冠123 2020-09-27

很多孩子埋头苦学,等到考试成绩出来还是赶不上班里的学霸,而这些学霸的日常学习却显得很轻松,难道真的是智商方面的差距么?

其实不然,很多孩子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不努力,也不是由于不聪明,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家长该让孩子养成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呢?

先抓习惯,再谈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

1、自学预习的习惯

学习不光是被动的听老师讲课,还要学会主动学习。老师在课堂上教授了大量的知识,在课外时间还需要孩子自己去消化、理解、运用,如果再能够扩展所学知识,那必然会比其他同学收获更多。

在上课前提前预习,是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提前预习,能够掌握重点难点,使听课更有针对性。

先抓习惯,再谈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

2、专心听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只有在课堂上专心听老师讲课,才能抓住重点难点,即使已经提前预习了,也再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边听边思考,积极地和老师互动,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的理解记忆一些知识。

3、善于提问的习惯

有问题不解决将永远是问题,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勇于提出问题,问同学、问老师、问家长,培养孩子克服难题的精神,面对问题不退缩,也不要不懂装懂,勇于提出问题的孩子才是学习能力强的孩子。

先抓习惯,再谈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

4、独立写作业的习惯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是为了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很多孩子把作业当成了差事应付,写作业时字迹潦草,做练习时抄答案。有的孩子不光作业马虎,还喜欢拖延,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发散,家长要教育孩子认真对待作业,重视起来,总结经验,弄清解题思路。

先抓习惯,再谈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

5、仔细审题的习惯

大大小小的考试,不仅考验孩子知识的掌握能力,更考验孩子的审题能力。仔细阅读题目内容,学会抓字眼、弄清题目考察的是哪个知识点,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6、复习总结的习惯

复习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将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让所学的内容更有重点、更有条理,能够帮助孩子牢牢掌握所学的知识。

当天学习的知识,晚上回到家要尽量复习一遍,每周也要再做总结,等到学期末考试前再系统的将本学期的知识进行复习,让知识的记忆理解更加深刻。

良好的学习习惯早培养早受益,能让孩子在学习路上走得更加平坦,将来也就能获得更优秀的成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