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悬解》李可老中医的徒弟张函,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一例

 朱江明 2020-09-27

附二;李可老中医徒弟张函医案一例,非常典型,也是少阴病,脏病连经;

王某,女,8岁,外感发热39.9度,恶寒鼻塞,身痛倦怠,扁桃体发炎。易患外感,缠绵不愈,外感则扁桃体发炎,高热,长期用激素,抗生素,面及身臂多毛,生长发育迟缓,瘦弱,身高矮于同龄许多,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纳差。本地医院均不愿意接诊,每次外感均发高热,十天乃至月余不愈,输液必用大量抗生素、激素,用过许多新型抗生素,效不佳。本次外感非常害怕高热不退,定要退热方才回家。

诊之脉迟无力,断为太少同病,少阴阳虚,疏方;

桔梗30克,甘草30克,黑豆30克,乌梅30克,麻黄5克,制附片23克,辽细辛23克,晒参15克,生姜30克,带须葱白4节。一剂,文火煮一小时,余300,日分三服。

下午服第一次药,20分钟后吐出,又服一次,未吐,一小时后热退,睡前又服一次。隔一日来电告知,一剂诸症愈,扁桃体红肿亦愈。

论;发热恶寒者,是为表证也,但脉迟无力者,迟为脏寒,知为在少阴也,病在少阴,是为表里证也。表阳伤则发热,里阴盛则恶寒,鼻塞者,皮毛窍闭,肺气不能外达,而上冲鼻窍也。身疼者,外寒之伤也,易患外感而表均不解也,故伤即身疼,外有筋脉束迫,内有里虚,经气不得通达也。倦怠者,少阴之本病,寒水之旺也。高热与咽痛者,是少阴脏病,亡阳之象也。发育迟缓身矮者,是少阴之盛,肾气不足也,注意力不集中者,土湿木郁而风动也,风泄皮毛,汗出窍开,卫窍表虚,则易患外感,木不化火,阳神不足,虚故不能凝神也。(此风动证者,多伴有多动证,抽动证,或情绪不定,或过于亢奋,或脾气大,皆是风动之象)此为本气之虚,也就是素体阳虚之义。阳气不虚,何来伤寒,少阴不盛,何至脏病。

本方加黑豆、乌梅、葱白,余个人观点不用加,余下不动,桔梗、甘草,建中降逆,开结滞,麻黄发表寒,附子、细辛温里寒,人参,生姜,建中降逆足矣。其患者饮第一次反而呕者,是细辛味大,让人恶心欲呕。细辛味冲,如空腹腹用,或过饱服用,皆会导致恶心欲呕,或呕吐而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