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夺冠》的我,眼眶没有一刻不是湿润的

 新用户49687622 2020-09-27


友情提醒:本文内含大量剧透,请谨慎食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vs美国队。

影片从这场经典的“和平”大战切入。

“美国队主教练——郎平!”

随着这声背景音,时间被瞬间拉回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的故事也就此展开。



文/ 马毓梓

编辑/ 玛丽

其实,当我打开电脑,准备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很多条条框框束缚着我。

我一直在想:我写些什么,才能迎合大众的胃口?如何行文,才是大家喜欢的风格?直到最后,我对自己说:今天,我不是记者,也不是小编。

我的身份只有一个——中国女排球迷。


01

除夕夜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电影用很大的篇幅,讲述了老女排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顽强拼搏,最终战胜日本,夺得历史第一座世界冠军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片段,1980年除夕,中国女排与江苏男排打了一场友谊赛。

那场比赛之后,因不满意球员表现,主教练袁伟民在除夕夜给队员们加练。

老女排队长孙静芳,颤颤巍巍地站在球场中央。在俯视的远景镜头下,黄晕的大灯就打在她的身上,周围都是黑漆漆的阴影。

“三十次救球训练”

她累倒在地上,排球一个又一个球砸在她的身上、头上、脸上,她连再次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我来!”一声大吼。

小队员郎平红着眼眶站了出来。

黑暗中,队友们声嘶力竭的“加油”声,伴随着灯晕下一次次跌倒再爬起的身影。

坐在台下,你会不由自主的热泪盈眶,为了不服输的郎平,为了这支团结的球队。

影片中的这段魔鬼训练,让我想到了,如今女排姑娘们最害怕的一个训练科目——“单兵防守”。

是的,这就是源头。

“每个球员生日,都要来一组单兵防守,就当生日礼物了。”

这是郎导执教中国女排以来的传统。开玩笑的说,中国女排队员,最怕的就是过生日。

魔鬼训练结束后,镜头转向食堂。

一进大门,爸爸妈妈们都在包着饺子,等待着自己的孩子。

一个个在赛场上,流汗流血却从不流泪的姑娘们,冲进自己父母的怀抱,笑着抹眼泪的场景,相信每一个观众都会为之动容。

“1980年的除夕,没有放假,没有休息,但有团圆。”

“我们那一代人是苦过来的。”

我们从没看过老女排当年训练的影像,直到影片的呈现,狰狞的面目表情,近乎崩溃的嘶吼,染着血色的护膝,血肉模糊的手臂…….

我被震撼了。

那个时代的中国女排,没有美国人的科学技术,没有前苏联人的身高臂展,没有黑人球员的身体素质,没有日本球员的快速灵活……

“肌肉记忆和瞬间反应,是在训练中练出来的。”

中国女排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拼命”

这是老女排的训练理念,也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发展理念。那个时代的国人,就是要证明——“中国人,行的”!

 

02

转折点

影片中,重点描绘的第二场比赛,不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也不是伦敦奥运会输给三十年不曾输过的日本,而是北京奥运会中国和美国的一场“和平”之战。

“你担心的不是美国队会输,而是会赢,对吧?” 

“我当然希望中国女排赢,但我现在是美国女排主教练,我有责任帮助她们。”

这是中美大战前,郎平约陈忠和出来,帮他解压时的一段对话。

第二天的赛场上,美国队赢了。

电影中的郎平,没有庆祝,眼神失落,独自一人早早离开了球场。但伴随着她离开的,还有全场中国球迷对她的指指点点、骂骂咧咧。

那时的大多数中国人,不懂什么叫“职业”。

在他们的认知里,郎平只要不执教中国队,就是叛国。

2008年的郎平,是以职业教练员的身份带领美国队出战奥运会的。

她的工作就是帮助美国队员取得成功,尽管她的国籍是中国。

2008年的奥运会是一个节点。

从那之后,中国人才开始慢慢了解,什么叫职业体育、职业运动员、职业教练员。

2009年,许家印在广州成立了中国第一支职业化女子排球俱乐部——广州恒大女排。

郎平也婉拒了美国队的续约请求,加入恒大女排担任主教练。

一支职业化排球俱乐部的诞生,让中国球迷开始了解职业体育,并理解郎平的选择。


同样是2009年,老女排队长,时任网球管理中心主任的孙静芳,提出了网球领域的职业化改革——“单飞政策”。(球员自负盈亏,自己组建团队,以个人为单位参加国际职业化赛事,只需缴纳一定的税款即可。)

这个政策的出现,让中国人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职业体育。

体育是属于世界的,体育人也一样。

可能有人会说,国家培养了你,你却去为别的国家卖命。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想,中国人教出的球员,很厉害,这是不是也说明这个中国人很厉害吗?

我们不能用民族情感去绑架体育,更不能用民族情感去绑架体育人。

“和平”之战成为主角的意义,除了郎平和陈忠和的故事主线,更多的是想向大家展现一个经济腾飞下的中国,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开始随之变得更加国际化和多元化。

中国体育也在从“唯金牌论”慢慢走向“职业化”和“享受运动本身”。

 

03

成为你自己

2012年伦敦奥运会,1/4决赛中国女排输给了日本,一个30年不曾输过的对手。

那场比赛,在影片中,郎平是在美国的家里观看的。在现实中,她就在现场,央视的解说嘉宾就是郎平。

赛后的采访环节,郎平什么也没说,她哭了。

2013年,老女排球员陈招娣因病去世,郎平回国参加追悼会。当时的中国排协已经向她发出了担任主教练的邀请,但她还没有做出选择。

“脑袋底下,全是坏的。”

“60岁的心脏,80岁的关节。”

“郎平,你能不能给家里留半条命。”

在参加竞选的前夜,她一宿没睡,无数的困难羁绊着她。

“我就是放不下”这就是她留下的原因。

因为只有她,才能给中国女排带来新的东西;因为只有她,才能将老女排精神传递下去。

“为什么我们眼中常含泪水,因为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众望所归,郎平回来了。

一系列的改革,让中国女排重新崛起,但能否屹立世界,里约奥运会就是最后的试金石。

于是就有了电影中第三场重要的比赛——中巴大战。

决战前夜,球员们围坐在一起,开准备会。

这个场景在电影中,基本还原了球员们当时的对话,其中有一幕,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朱婷的哭戏

电影中的朱婷为什么哭?原因来自郎平的一条短信。

“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这句话点醒了电影中的朱婷,同样它代表着“女排精神新的内涵”。

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丰富和发展的。

对于运动员来说,在自己身前的伟大前辈有很多,但她们的成功,都是在不同的时代下被赋予的,没有任何人的成功可以被复制。

在这个时代下,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

“包袱由我们过去一代人背,明天你们就放开了打,豁出去打。”

这是影片中郎平在中巴大战前,对女排队员们说的话。

改革开放初期的老女排,一定要夺世界冠军,是为了证明“中国人,也行”!

如今的中国女排,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再夺世界冠军,是对祖国支持的回馈,更是在要向世界“证明自己”,告诉所有人:我们就是打排球最好的姑娘!

“你在我的主场淘汰了我,那我就在你的主场淘汰你。”这就是放下包袱后,中巴大战的结局。

“更高、更快、更强”里约奥运会上,新一代中国女排,拼出了自己,也诠释了奥林匹克真正的意义。

40年过去了,时代赋予了中国女排新的定义。

“今天就练到这儿,去谈恋爱吧。”这是郎平的回归带给中国女排的变化。


她告诉球员们,人生不只有排球,还有诗和远方。

每一个球员都会面临着身前的排球和荣耀,以及身后的社会和生活。

这就是电影中所要表现的,对中国女排新的定义——“我们不只会打排球,我们还会生活”。


如果从一个球迷角度,把《夺冠》当一个纪录片去看的话,电影中戏剧化的改编,可能会让你有些失望。

但如果你把它当作一部普通的电影去看,抛开看过的新闻和现有的认知,让自己沉浸在电影里,当你的情绪随着人物和事件时而紧张,时而感动,时而放松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这真的是一部不错的体育电影。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