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歌行》不是一首感叹时光的诗,而是一张英雄帖,你读懂了吗

 淋浴阳光书屋ch 2020-09-27

有一个人,他有着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这个人就是曹操。

易中天先生评价曹操: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度,又心胸狭窄。

在新《三国》中,陈建斌老师对曹操的角色把握的很是精妙。尤其是曹操举杯吟诵《短歌行》时,那种荡气回肠的感觉,震撼人心。十年前看,有些不懂。十年后再看,原来,他才是真的懂曹操。

01

三国中,我一直很喜欢曹操,因为他多变且机智。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名阿瞒,沛国樵县人。生于官宦家族。他的父亲被宦官曹腾收养。曹操属于“出身不好,但是家教很好”。《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年轻时机警过人,但是行为放荡不羁,所以不被世人看好。

而据《三国志》所述,曹操并非如《三国演义》里那般奸雄,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主角。他统一北方,并决心一统天下,让很多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不至于流离失所。如果没有曹操的出现,三国的战乱可能要持续的时间更久,更痛。也就是,曹操其实是结束乱世割据纷争的一大推手。

02

曹操是有大才的!陈建斌饰演的曹操虽然多疑,狡诈,但是也豪爽,霸气,甚至有几分可爱。他对曹操的把握,在我看来,很好。“短歌”,与长歌相反,就是急促的唱歌。“行”, 是一种乐府和古诗的题材。所谓急促,就是要表达出一种激昂的情感。所以,你看陈建斌在演绎的时候,他开始举杯说的前四句后。他的表达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急促,那是想表达一种心情。

什么样的心情呢?曾经,不知《短歌行》的意义,而今工作一些年再细细品味,原来是招贤纳士的英雄帖——那就是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你说,曹操爱才是假么?不是!除却他对关羽的照顾外,还有一例,是曹操对陈琳的。袁绍发兵征讨曹操时,让手下陈琳写一封“讨贼缴文”,里面将曹操的祖父,父亲,都骂了个遍,说曹操是宦官后代,品行不良,剥削人民。后来,官渡之战后,袁绍大败,陈琳被俘。理论上说,曹操应该直接把对自己祖宗十八代骂个遍的人直接砍头,但是,曹操心上他却只是淡淡地对陈琳说,“你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于是,这件事儿就翻篇了,至此,陈琳就一直死心塌地的效忠曹操了。

03

现在,我们再来聊聊《短歌行》这首诗,是在《三国演义》第48回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设宴饮酒起兴,有感而发。

有一种说法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前,不甘心积极求贤准备东山再起。其实,真正的意义是,曹操希望可以用和平的手段一统天下,但是显然做不到。那他希望各路英豪可以投奔他,辅佐他,也是说的肝胆相照了。

短歌行内容如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佼佼如月,何时可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栖?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评价,此篇大意,实在延揽人才。

曰但为君故,念人才也。

曰何时可夺, 言人才之不易得;

曰何枝可依,喻贤者之则主而仕也。

末以周公自比,始说出本意也。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表达的是曹操想要通过“软实力”,以温柔而和平的方式,用令人愉悦的方式使对方归顺。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栖?”

说明天下人都渴望稳定,寻求秩序,到底该走向何方呢?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表达了曹操想像周公一样,让天下太平。

如此荡气回肠的气魄与胸襟,我认为他在群雄逐鹿中脱引而出毫不意外,甚至天下归他也说得通。他是一个多疑且机敏的人,这样的人,即使放在今天,也必然是当老板的料。回头看看自己老板,大多数都是如此的人。看上去仿佛憨憨傻傻,那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所以,十年过去了,重读《三国》,重看《三国》,便是不一样的心境了。

所以,我对陈建斌老师对曹操的人物把握和演绎的感觉,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好的理解,和更大的认同感。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