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谁还记得这些“文学往事”(三)

 简心素文 2020-09-27

有谁还记得这些“文学往事”(三)

写在前面的话:

有谁还记得这些“文学往事”?有谁还记得那些“初心”?但精神永存!

于是,他精细选材,谨慎布局,遣词用句更是斟酌选量,一丝不苟。“文因志而发”,三年来,星期天,节假日,午休,晚间,反正除了工作以外的所有闲暇时间,都被他用在了创作上。他要用行动为省城争光,他也更明白,要用具有深刻思想意义和文情并茂的佳作叩开文学宫殿的大门。

他如饥似渴地研读了许多国内外著名作家的名篇佳作,借鉴学习塑造人物的表现手法;他还有意识地遍访交结各色人物,通过他们的言行增长和丰富见识。

在这篇“众议院”里,主人翁老盖头是个驼背,为了细节的生动,他查阅了许多作品中有关驼背的描写。尽管不乏形象性,却都不尽如人意。什么“上半身和腰以下快成九十度,”“罗锅上山——前紧”啦,“罗锅背锅——又恨又硌”了,虽然形象,但用的人多,缺乏新鲜感。有天在班上大伙说笑,听到一个同事描述邻居——一个直不起腰的老头:“挺好的胸脯长到后面了!”他心里一动,回去便立刻加到文中,果然人物形象鲜明许多,为文章增色不少。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李伟在一个陌生的、山一样巍峨的重大领域做着“不自量的”忘我拼争。窗前那张旧书桌记得,主人歪身扭躯伏案疾书,放浪的身形透出了内心的彷徨;那盏八瓦的日光灯看清,主人头发蓬乱眼窝塌陷,眼中孤独绝望的神色透着顽强和不甘……这样的自我折磨,只是为了一个信念,一场浴火重生实现涅槃的自我升华!只有这样才能有更美丽的吉祥鸟惊艳撼世!

那年的十一月,人们喜收硕果的金秋过后,天气渐渐萧杀冷落。李伟却是“寒凝大地发春华”,他的苦熬打拼,终于迎来了惊雷样的人生大爆发!

《人民文学》编辑部对这篇作品极为欣赏,这个集中了国内著名作家、资深评论家且在文学界有着极大权威和影响的重量级国家级刊物,经过编辑的妙手修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去整整六年的那个月,第一次发表了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的新人新作,打破了这个市近年来短篇创作出不了省的局面。为了表彰他的贡献,省文联除了给他记特等功一次外,又发给他400元奖金。最近,李伟又被刚成立不久的《长城》编辑部借调工作一年。

“那个编辑不经意的一句话,倒成就了我的今天!”他深深地感到庆幸。文化低,少经历,没时间,压力大,主观、客观的重重困难,对于一个有着坚定信心和执著追求的青年来说,无异于锤炼真金的烈火、考验青松的霜雪。火焰越大,温度越高,越能炼出高纯度的黄金;雪越浓,霜越重,越显得松树枝翠叶绿,巍峨挺拔。

年轻的朋友们,在你追求理想、渴望成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艰难险阻,要想排除万难,实现自己的既定愿望,你应该怎样做呢?(完)

再稿于二零一九年二月。

作者:飞翔的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