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不友”“不肖”的弟弟

 简心素文 2020-09-27
那些“不友”“不肖”的弟弟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关键时刻,一致对外,众志成城,这句话是对的,但假如在利益面前呢?是否也适用这条法则呢?我看未必。

前几天,我的一个发小同学多次联系我,显得吞吞吐吐,犹豫不决,我就说“有话快说,有屁早放”,他这才把事情的原委如实告诉了我……

原来,老父亲去世后,就留下了个老母亲,今年已经八十多了,体弱多病,还被检查出来了癌症晚期。按照医生的说法,就是回家静养,已经无药可救,顶多也就是一年半载。可是老人很乐观,儿女们也都很孝顺,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多,老人依然顽强地活着。总不能两儿一女都这样一天到晚轮流伺候吧,经过协商,姐姐和弟弟每人每月各拿出一千元,都交给同学,让赋闲在家的同学去履行孝敬老人的义务。然后,同学就白天黑夜陪伴着老人家,彼此相安无事,倒也其乐融融。

没有想到,时间很久了,弟弟一直都没有过来看望老人家。哥哥在电话里说了弟弟几句,弟弟喝点酒过来了,就跟哥哥吵了起来,说:“我掏钱了,就得你伺候老人。”哥哥说:“我也没有说不伺候,但是你得定期过来看看老人啊,再说我的身体也不好,家里也有好多事……”弟弟一听就急了:“你不愿意在这里伺候你就走,再也别进这个家门。”同学也急了:“你凭啥让我走?再说了,这个房子是爸爸留下来的,你没有权利让我走。”弟弟说:“你有啥资格说这样的话?这房子你们都已经签字认可并做了公证,所有权已经属于我了,这是我的家……”同学一听就傻眼了。

原来在几年前,弟弟在郊县矿区开矿,急需一笔贷款,银行需要质押房产。可是房产不属于弟弟个人所有,弟弟就去找了姐姐哥哥哥妈妈,说明了急需贷款,不得不先办理房产公证,然后抵押到银行才可以贷款。一家人好商量,既然弟弟有事,全家义无反顾,都得救急帮忙,大家都同意了,然后去公证处办理了公证,房产就到了弟弟名下。弟弟也就顺利地得到了贷款,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过了几年,当哥哥突然提出这个房产的时候,弟弟也急了:“早就过户到了我的名下,你提这个有用吗?”到了这个时候,哥哥这才醒过味来——中招了!原来当初贷款只是托词,虚晃一枪,弟弟真实的意图就是把房产过户到了他自己的名下。善良的姐姐和憨厚老实的哥哥,就这样被看似不起眼的五大三粗的弟弟给捉弄了。到这时候,哥哥明白了:不但属于自己的房产被弟弟巧取豪夺了,自己还被弟弟赶出了家门。一母同胞,用心何其险恶?!

我咨询了好友刘大律师,他告诉我:“这样的情况很难说,毕竟你签字认可了,除非你有充足的证据,说明你们当初过户不是为了赠予,不是放弃了自己的财产权利,是为了帮助弟弟贷款抵押。”

无独有偶,我邯郸还有个好友,弟弟拿着老母亲的身份证和医保卡,领着老人家的工资,享受着老人家的医疗福利,却以种种借口拒不赡养老人家。朋友问我咋办?我说有几个途径解决问题:一是起诉他,不过这样就撕破了脸皮,彻底决裂了;二是挂失身份证、工资卡、医保卡,重新申领,这样就把他架空了。你们谁伺候老人家,谁享受老人家福利。

一母同胞,都有血缘关系,都是亲人,干嘛亲人之间同室操戈?这样的弟弟们,你们良心让狗吃了吗?!

作者:会子

◆会子:【简话素本】“心血来潮”的高强度体验(续四十五)之定州生意人(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