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第二大脑”—大肠的基础知识

 JMT日本 2020-09-27

最近经常能看到“肠道菌群”这个词语吧?这就像肠道里聚集了很多细菌的花圃一样。

但是,一听到细菌这个词,第一反应是“不要紧吧?”会不会有点害怕呢?其实,肠内细菌对于生存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于是,这次总结了关于肠道的基础知识。

大肠是内脏的司令塔

大肠原本就是最大的内脏器官。虽然有个人差异,但据说长度为6 ~ 7m,日本人在世界上也算是比较长的。

身体中最先形成的也是肠道。在进化过程中,肝脏、胰脏、肺等都是由肠构成的,即使没有大脑的指示也能使内脏发挥作用,即使大脑死了,为了维持身体,肠也会不停地蠕动到极限。大肠是内脏的司令塔。

而且,因为大脑也会迟钝或者撒谎,所以肠道会提前反应。因此,如果压力过大,在大脑认识到之前肠胃就会变得异常。

在体内最后结束活动的也是肠道。死亡的时间甚至可以通过肠内温度来调查。并且,从这些事情的各个方面来看,肠被称为“第二大脑”,实际上也起着相应的作用。

大肠在制造幸福

大肠所做的大事有2件,1:制造让人感到幸福的血清素、2:调整支撑健康的免疫功能。

1:制造血清素

在感到不安或愤怒时释放出的血清素,除了抑制消极情绪外,平时适当地释放血清素可以保持幸福的心情,因此血清素被称为“快乐荷尔蒙”。肠道是制造血清素的机器。虽然也被称为脑内物质,但实际上90%是由肠道产生的。因此,如果因压力等肠功能下降,血清素的分泌就会减少,心情也会变得低落。

如果只是因为肠道的问题而感到沮丧的话,恢复策略是吃东西。吃热乎乎好吃的东西的话,肠道就开始蠕动,适当地分泌血清素。吃了之后心情会平静下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特别是,如果摄取色氨酸,就会增加血清素。乳制品、大豆制品、鲣鱼和金枪鱼、坚果类、香蕉、鸡蛋等食品含有色氨酸。

2:支撑免疫功能

人体内70%以上的免疫细胞都在肠道。这就是开头提到的肠内菌群。

据说肠内细菌有600 ~ 1000兆个,各自就像演奏协奏曲一样,平衡地相互关联,支撑守护着身体。

因此,肠道不适的话,肠内细菌的花圃、肠道菌群也会坏掉,身体各处都会出现问题。腹泻的话肠道细菌会慢慢消失,抗菌过多也是问题。

肠内细菌是从饮食中获得的,所以通过均衡的饮食,培育各种各样的细菌,身心都会健康,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常识。

能从肠道调整身心,腹泻的时候反而是机会。如果从这里开始均衡地食用质量好的食物的话,肠道内的细菌也会增加各种各样的种类,从而控制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