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峰对话—岳敏君、曲健雄双人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天津美术网

 艺趣看点 2020-09-27


“常青藤计划2017天津青年艺术周”昨天(10月14日)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天津美术网讯 由天津美术馆、保利同城联合主办,漾样文化承办的“高峰对话-岳敏君、曲健雄双人展”昨天(10月14日)在天津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作为“常青藤计划2017天津青年艺术周”,主办方旨在创造青年艺术家与前辈艺术家同台展示和以不同文化、成长背景为支持展开的差异性对话契机,发现两代群体之间同根同源的实验精神和求变诉求。

    对当代艺术在历史范畴所面临问题的探讨,不仅是时代为青年艺术家指引的创作方向,同样也是前辈艺术家们不断通过审视自身及历史来找寻语言观念发展新可能性的一种探索。对话,是岳敏君和曲健雄两位艺术家立足传统经验对当代精神的突破诠释,无论是岳敏君将历史文化人物赋予凝重感的丰碑式重塑,还是曲健雄对中国社会工业建设场域的综合媒介图像再叙事及对东方语义下“平民意识”的现场恢复,两件作品从宏大文脉中提取情感共通的关乎人类问题的叩问与召唤,以期在两位创作主体、现场观众、青年艺术家间形成对话的氛围,对彼此的创作营造互为激励的话题点。


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介绍“高峰对话—岳敏君、曲健雄双人展”情况。

    本次展览策展人、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说,“高峰对话——岳敏君、曲健雄双人展”展现出天津美术馆场馆学术建设的另一个尝试方向。我们一直坚信艺术创作的前辈与后辈在信息快速更迭的今天彼此间的思维逻辑距离正在努力缩短,对话成为一种双方都比较自为迫切的诉求。基于时下的语境,本次展览达到了两位前辈艺术家与青年艺术家年展双展合璧的视觉效果,构建了同一展区不同展馆间作品跨越年龄分野的美学比较和观念碰撞。对话,不仅是岳敏君、曲健雄两位将传统经验联结当代精神的尝试,更是他们与青年艺术家、现场观众基于东方语义而产生的互为激发及差异性互融。以不同文化、成长时代背景为支持展开的各自创作,却在语言上散发着同根同源的实验精神和求变风格。

   参展人简介


岳敏君在作品《我曾茫然若失也曾浮想联翩》前。

    岳敏君:生于196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岳敏君艺术作品的显著风格标志是张大嘴笑的重复,他说人在笑的时候最空洞最无情,他在创作中以其鲜明的形象和风格特征在中国艺术界里占有独特的位置,这一位置不仅是一个“自我形象”放大的位置,同时也清晰地显示出某种市场化的商标性的特征。


曲健雄在展览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曲健雄:曾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美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后作为访问学者在瑞典和美国工作学习多年。从2004年任教天津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主任、教授、南开大学客座教授。

    曲健雄没有运用当代流行的波普、调侃和轻佻的是时尚方式,他的语言很严肃。曲健雄把展览现场装扮成一个黑暗舞台,人们在被阴影笼罩着的“崇高感之中不免产生某种困惑,试图抓住作品的表意性。

   作品介绍:

   岳敏君作品《我曾茫然若失也曾浮想联翩》

    这件作品是关于对人类历史文化的思考,也是关于自我人生不同阶段思想变化的视觉外化。在作品的呈现上,采用了广告人形牌的制作手段,将流行文化元素和人类在历史文化中的名人结合在一起。既象广而告之的招牌,也象一座座树立起的丰碑,试图拉近历史与我们现在的距离。在材料的运用上,选择了一系列朴素的材料包括纸板和黑色塑胶颗粒,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作品的实在性和真实性。黑色塑胶颗粒暗喻着人类大地土制的变化,是来源于这些先贤的智慧,和时代已经转换的今天。作品的黑色是为了加强历史的凝重感。当作品用一种从林般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时,给观众一种丰满而密集的压迫感,带动观众去思考人类的文明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前仆后继一代一代摸索奋进才走到今天。从而激励观众勇于面对各种人类的问题,向先贤一样不屈不挠的追求真理。

    曲健雄作品《兄弟——正在观看的人》

    艺术可以高到宗教高到哲学,高到父母在不远游的血缘文化!但艺术也可以来自个人生活点点滴滴的碎片甚至精神流浪出走冒险,作品(兄弟)对日常生活的持续追问是努力让自己接近可能远离的民间,一个人除了惯性,还要看到一个更大的立埸,中间才能产生对话,才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性。知识分子最可贵的一部分,是对自己道德部完美的检查,有时自己常常误认为道德是拿来批判别人的,其实不是。作品(兄弟)的语言不是社会文化政治的次级结构,它推行的是一种创造者进行社会道德“微观叙事”的自觉运动!只是希望自己能够站在今人立场从本体强大的文脉,聚焦出一个对当下持续追问的具体语境和物质痕迹,颠覆出一个“文以载道”观念的力量。焦点是如何从“东方学”标准回到中国现场的具体语境。个人生命现场经验记录了天津近十年很漂亮,这离不开脚手架和建筑工人,作品(兄弟)通篇来自个人真实经历的图像与现场实物呈现一种起伏跌宕大的铺排感和反复城建结构上的夯实壮大,透明材质引入光线后层层透叠的新图像和水墨材料作品组成的实体,当以造型的方式、观念与媒体完整结合的方法伦、被还原到可以叙事可以铺叙的美术馆!是向这些印象中的工人的致敬!而陶渊明早就说过“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既然大家一落地就是兄弟,何必还去验什么DNA ?

    (兄弟)的语言和思想在发生学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巨大的课题 ,如果其是一个当代艺术上的文本,那文本的“意义”一定通过把个人生命放在“刀锋”上的语境来完成,因为(兄弟)观念的意义,是在人的意义上,而不是在艺术语言被抽象提出!把个人生命放在“刀锋”上在古代是曹植是李白的意义要直接成为人本,要通过人本的在场。如果艺术是一个“物竞天择”的繁华之地“享乐”之地,“物尽天择”以已经系于它的社会背景之下,同时与某一特定个人生存经验发生关连!

(包仲川、刘俊苍)


“高峰对话-岳敏君、曲健雄双人展”开幕活动现场。


“常青藤计划2017天津青年艺术周”昨天(10月14日)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艺术家曲健雄致辞。


保利集团天津公司副总经理姚力瑞致辞。


艺术家岳敏君致辞。


岳敏君、曲健雄与来宾在天津美术馆。


越紧密、曲健雄与来宾在开幕活动现场。


岳敏君、曲健雄与姜陆、马驰、姜大方在天津美术馆。


岳敏君、李津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曲健雄与来宾在展览现场。


岳敏君、火风等在展览现场。


曲健雄与张志德等来宾在展览现场。


岳敏君、乔瑞民、尤佳、宋裕、车志强在展览现场。


曲健雄与来宾在展览现场。


岳敏君、马驰、乔瑞民在展览现场。


曲健雄与来宾在展览现场。


岳敏君、马驰、宋裕、尤佳在展览现场。


曲健雄、肖冰等在展览现场。


岳敏君与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展览现场。


岳敏君与火风在展览现场交谈。


岳敏君、肖冰在展览现场。


岳敏君与记者交谈。


本次展览策展人、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接受媒体采访。


马驰与工作人员在展览现场。


王少春、张利语、李津、汪洋、尤佳、宋裕在展览现场。


王少春、李津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李津、李军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李津、常金祥、张志德在展览现场。


李津在展览现场为读者签名。


王少春、张利语、李津、汪洋在展览现场。


王少春、张莞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李军、石恺在展览现场。


李军、常金祥在展览现场。


马驰、肖冰等在展览现场。


火风等在展览现场。


高峰对话—岳敏君、曲健雄双人展现场。


高峰对话—岳敏君、曲健雄双人展现场。


高峰对话—岳敏君、曲健雄双人展现场。


高峰对话—岳敏君、曲健雄双人展现场。


高峰对话—岳敏君、曲健雄双人展现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