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莆田窗》(三十九)莆仙民居系列: 带你走进涵江商贾大厝

 旷达致远 2020-09-27

莆       田     窗

三十九

莆仙民居系列:

富豪商贾的涵江民居

千年古镇

彰显重商善贾的文化基因

         涵江地处兴化平原北洋水系下游,西靠戴云山脉,东临兴化湾畔,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涵江成为重要的经济集镇提供了条件。唐贞观元年(627),境内开始围海造田,筑涵(即水闸)排涝,故称之为涵头。宋代“刘氏初开水心河”取名“端明徒门”始有“涵江”之称,继而徒门周围的墟集逐步扩大形成涵江小镇。明代水利、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吸引了山区和沿海两地群众来涵赶墟,商业发展带动市场繁荣,也促进涵江集镇的扩大与完善,使之成为莆仙地区的商贸重镇。清代涵江人口急剧增加,周边已形成上万人口的大村落。清末,随着洋货开始进入兴化市场,进一步刺激涵江商贸的扩展,镇上已形成二百多家商店和代理商行,经营煤油、棉纱、洋布、西药等商品,出现大商行、钱庄、邮电等新行业,纺织、印刷、化工、火电等近代工厂也纷纷落户涵江。工商贸的发达进一步带动运输业的发展,先后开通涵江至福州、厦门、上海、香港等海运航线。抗战爆发,福州、厦门等港口相继被日机炸毁,三江口成为我省唯一一个可通航港口,促使涵江商业空前繁荣,成为闽中地区最重要的商贸集散地,这样就有了“小上海”之称。

        涵江能够成为商业重镇不仅有优越的地理优势,更重要的是缘于莆仙地区农商并重的传统。在农耕社会中,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域剩余产品的交易促进了商业发展。在封建社会,商贩往往被视为“末流”行业,而在莆仙人的观念中,却含有“重商趋利”的念头。因此,莆仙人不认为经商从贾是“小人为之的贱业”,而是把经商作为成家立业的重要职业来做。“重商趋利”现象得到大家认可,经商致富被视为光宗耀祖的成功标志,重商善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得到全面体现。

涵江民居

炫 富 坦 荡 荡

          清末民初,涵江已成为莆仙及周边地区最重要的商贸集散地。随着商业的繁荣,西洋物品的引进,带来多元文化的共融,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开放的涵江不仅涌现了一批地方富豪,也出现了一批有西学背景的绅士,商业的需要与炫富的心态刺激他们大兴土木。这时建房的样式和用材有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木架结构逐渐被土木结构取代,建筑楼层普遍提高为两至三层,其外观造型也逐渐趋向自由开放,不再固守传统规制,房子的建筑样式出现了古典式和西洋式两大类。

        古典式就是把宫殿建筑的外观样式引进到民宅建筑,主要是把两旁护厝的最前一间或最后一间抬高,屋盖改为飞檐翘角的四坡歇山顶,俗称龙虎楼。其主人多为本地发迹的商人,他们为了彰显自己的成功,在装饰上除了传统的木雕、石雕工艺外,开始贴金描银,尽量把大厝装修得像宫殿一样富丽堂皇。

         西洋式的主要特征是把屋顶改为四斜脊、四面坡,正立面用红砖砌成连续拱门孔,最常见的是在传统的五间厢或四目厅廊道前加筑一行连续拱门孔,没有木架结构的细节,洁白明亮的墙壁衬托红砖门使整座大厝更富有韵律感,其主人多为有西学背景的知识分子。

       这两种风格虽然各朝着不同方向发展,但都没有改变以厅堂为主体的旧格局,在厅堂的中央部位依旧供奉祖先的灵位。不管他们有多大的财富与成就,传统的家族传承与光宗耀祖的心结在他们的内心依旧根深蒂固。

        涵江地处木兰溪下游,北洋水系贯穿全镇。民国以前,大量的货物主要是靠船运,河道开到哪里,哪里就繁荣,四通八达的河流穿梭在古街民舍中,形成水乡古镇特色。尽管现在它已面目全非,但漫步其间,触景生情往事仍历历在目。昔日的支流、池塘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楼房和马路。不过,在后波、楼下一带,仍能感受古镇昔日的辉煌。便利的水上交通可以直接到达后波、楼下,这里靠近徒门、新桥头两个海上码头,海船直通兴化湾驶向福州、上海等地。这里既便于货物的集散,也是居家过日子的好地方,自然吸引了许多商人来此安家立业,不少大富人家选择水岸边盖起了大厝。从现存的几座大厝仍能感受到这里曾经的繁荣与开放。 

 卢埕大厝:

沉 淀 水 乡 灵 魂

       涵江楼下沟河纵横的水系中,有一座古厝,河流从东边环绕到西边,形成一条“玉带”,围出一个1000多平方米大的红砖埕。埕的北边排列三座大厝,左边正厝是一座四进七间厢大宅院,中间一座是四进三开间大祠堂,右边是一座四进三开间宅屋。房子的灯笼上写的是杨姓,而大埕的名字又叫卢,这里面有一段故事。宋代,国子监祭酒刘正在涵江保尾、楼下一带重开水心河,水系环绕着一片平地。他自己在这里建“水心堂”,作晚年居所。至明代,卢氏在此建房,铺有一块大砖埕,从此这地方便称之为“卢埕”。

       到了清代中期,卢氏把这块地转卖给经营麻而发家致富的杨氏。杨氏看中这块地,不喜欢原来卢氏的住宅,就重新铺埕盖房。这座房子的特别之处,是把两边下厝前墙与照墙连接,组成封闭的三合院,大门坦建在照墙的中间,与正厝大门、内大埕、前厅、天井、福堂、后供堂形成中轴线,这种格局改变了官宦宅第大门坦的位置,明显违背士大夫的审美要求,却表现了一个商人敢于打破常规的特点。跨进正厝大门仅二尺寸,发现这里原本有六扇门。据杨氏家人介绍,原来中间4扇门常年关闭,平时大家从两边门出入。“文革”期间6扇门全拆了,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显然,这个六扇门起到了古民居照墙的作用,可遮住门外与内屋的视线,从民俗含义上说可挡住内财外流,弥补了大门坦设在照墙中间的不足,成为一种新的样式。

东方廿五坎:

时 代 的 样 本 意 义

         东方廿五坎建于20世纪20年代,靠经营豆饼发家的陈湖泉先在宫口河南岸建造一排三层商住综合楼。为了便于扩大货物批发到上海等地,陈氏三兄弟又在楼下前林合资兴建东方廿五坎。它完全改变传统的民居建筑样式和构造,依照商业运营特点傍水而建,南靠海沟、东向码头,栈房前就是通往南北洋的前林沟。其建筑改变了传统封闭式聚族而居的宅院模式,廿五坎两层栈房以砖木结构整齐延伸,一根根红砖柱有别于欧洲罗马柱支撑着拱孔骑楼,形成一个个排列有序的圆形拱门。这座大胆吸纳欧式风格的民居倒映水中,透映出莆仙人的智慧与眼界。“东方威尼斯”就这样产生。

         当我漫步长廊,看到这里的建筑风格与昔日宫口河两岸的建筑一样时,记忆的坐标马上定格在童年时代的宫口河。“文革”期间尽管物资匮乏,宫口河沿岸各种山珍海味和土特产依然丰富。福清、永泰及莆田山区沿海群众分别从山路、水路、海路,带着“走涵头”的兴奋,聚集到这里。拥挤的人流中有买的卖的、有吃的玩的,喧闹的叫卖声与船工喊号声汇成乡土韵律,渲染出水乡古镇特有的气息与灵性。这也成了我童年记忆中无法抹去的“清明上河图”。

         时过境迁,宫口河已改变其原生态,古镇的气息也随之消失。这样,东方廿五坎才有了今天的样本意义了。

 双茂隆大厝

随 风 飘 逝 的 曾 经 辉 煌

          离开顶铺马兰顺侨宅,走进后坡埕双茂隆旧居,这两座大厝同样建在20世纪30年代,同样改变传统民居格局,同样包涵多种文化气息,但它们给人的感受却不一样。马兰顺侨宅表现出更多南洋文化的侨宅特点,而双茂隆展现了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所形成的一种现象,具有本土富商包容多元的时代特征。双茂隆旧居位于涵江后坡埕河流南岸,由仙游籍富商徐启棋三兄弟共同投资约13万银元,先购地七亩,后请名师精心设计布局,历经数年建设,方告竣工。因主人经营商号叫双茂隆,人们便把大厝称为双茂隆。走进双茂隆旧居,明显感到它与传统民居的不同,其最突出部分就是把后供堂与两边护厝相连,环绕成“冂”形双层楼建筑,把传统九间厢主厝围在其中,并形成一个临河大砖埕。两边护厝的前部特地做成飞檐翘角的歇山式屋顶(俗称龙虎楼),使整座大厝更显威严。大厝那优美的外型倒映在河中,成为涵江水乡一大景观。

          双茂隆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人们已经能够接受各种外来技术和文化,这种现象往往表现在各种建筑物上,而这种现象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往往是商人和文化人。“双茂隆”旧居在用料和装饰上就具备了这些特点。其外墙全部用规整马石扎基,基石墙上的外墙全面包砖,环埕院的基石墙全面作嵌肚雕饰,上部粘贴进口彩色花格瓷砖。二楼护栏和临河护墙用钢筋混凝土和铁艺装饰,既通风又美观。廊檐的木构件则按传统图案雕饰,门窗亦多作彩绘,并刻上联句或诗词。环视大埕周边,各种精雕细绘的装饰,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特征与文化现象。

       双茂隆旧居至今已存在近百年,其间也留下许多历史印迹。建国后,房屋曾部分出租给人民银行做职工宿舍,十年动乱后又被征用为涵江二中校舍,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全部归还原主,大厝东边的空地已建成五层高的幼儿园。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河道污染变窄,宽畅清澈的河流变成了臭水沟,使昔日蜚声莆田的双茂隆旧居失去了曾经的辉煌。

 方家大厝

汇 聚 多 种 精 美 艺 术

         赖店方家把两座七间厢相连接形成鸳鸯厝,而九峰方家则是把两座七间厢重叠形成双层七间厢大厝。当我来到梧塘九峰眺望矗立在村落中的方家大厝时,这座占地7亩多、高达14米、用青石红砖作墙的大厝的确给人“鹤立鸡群”的感受。大厝的屋顶采用五段悬山式燕尾脊,柱脊头和檐口均向两翼稍微起翘,犹如大鹏展翅。为了让护厝与正厝屋顶形成呼应,设计师大胆把护厝后半截屋顶再升高一层,形成龙虎楼,使整个屋顶造型显得错落有致、舒展大方,方氏双层七间厢也因此成为莆仙传统民居中的一种样式,代表了那时代的艺术特征。  

         走进方家大厝,如同进入艺术殿堂,不管是屋檐下的横梁柱,还是廊沿边的围栏架构,只要是木头的,皆采用浮雕、透雕、圆雕、平雕等不同手法进行精心雕刻。其中正大门廊道前的18个孔柱采用透雕连拱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装饰整体,使整座大楼更显得精致。大门的门框及墙体的下部青石也通过浮雕或线雕等工艺进行石刻造型装饰。整座大厝除了逢木必雕,遇石必刻追求豪华时尚装修外,主人还聘请莆田著名绅士、前清翰林张琴给房子的正墙空位题诗作画,直面运用中国画手法创作出“西湖十景”、“状元还乡”、“花开富贵”等不同题材的作品,连厅堂边角、楼梯扶手和檐梁构架等亦作彩绘装饰。画中的题款及门厅的横批楹联皆由张琴作赋题写。如“千古文章传圣道,一堂孝友乐天伦”,“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南华秋实、北苑春风”等诗句和笔墨皆出张琴之手,的确使整座房子充满了诗情画意。从这点上看主人在保留本地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也深受江浙一带文化的影响,使房子的装饰上有了更多的表现手法,更浓的人文气息。

      方家大厝能够表现出它的独特性和多元文化特征,应该与主人的阅历和视野有关。这座大厝于1940年动工,主人方秋香、方焕赞、方文寿三兄弟常年在福州、上海、邵武等地经营布行,发财后由方文寿留家负责工程建设。整个工期历时三年,工程费用折合大米16000余担。土改后有半座房子分给本村十多户农民居住。现在方家的后代大多在外地安居乐业,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人家也都已搬离,整座大楼只剩几个老人留守。所以整座大厝显得空荡荡的。虽然房子少有人住,但从整体上看还是较为完好。如此精美艺术且具时代特征的双层七间厢大厝孤单地坐落在村落中靠它自生自灭究竟还能遗存多久,此时此刻,我的内心也变得空空荡荡的。

 万兴堂

莆仙人闯天下的真实写照

          万兴堂坐落在浮山山麓过山自然村,由于地处山边人口稀少,再加上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谋生,走在其间显得特别冷清 。从周边民居的规模和样式可以看出这里只是一个很平常的小村落,只有眺望到高出其间的双层楼五间厢大厝时,才会触动到内心的好奇心。这座大厝有别传统五间厢,七个双层拱孔错落有致排列着,构成正厝立面。这种立面的图式不仅表现出民国初期的建筑风格,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蔡氏族人就已外出打拼创业,并把外来的文化气息带回了家乡的历史事实。

         万兴堂的渊源也是莆仙人在外闯荡的真实写照,清道光年间蔡氏族人蔡文士就到浙江永康、武义一带开万兴商号。其后人蔡金堂继承祖业,经营有方,致富后于民国23年(1934)选择在家乡沁后村过山自然村建造一座五间厢双层楼。大厝建在山垅上,坐北朝南,它的结构形式是以五间厢正厝为主体,两边双层楼护厝为下间拖龙虎楼,形成一个大砖埕。埕前用围墙封闭,中间建一座双层楼三间厢大门坦。其屋顶造型采用悬山顶、深出檐、卷书墀头等传统制式。外墙全部用花岗岩磨光条石砌基,红砖包墙,使整座大厝更显得端庄雄伟。

       走进大门埕,发现大厝的建筑吸纳了许多西式建筑元素。在传统正厝五间厢前面,建筑师大胆用红砖砌筑成上下各七个连续拱门孔,拱门孔墙体与正厝形成一个约2米宽的廊道。楼上的拱孔下部围栏用缘瓷斗或水泥花格来装饰,这样粘在大门坦,正厝的整个立面完全被西式风格所遮盖,它与两边护厝龙虎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静观局部构件,其选材用料和装饰风格也是丰富多彩,正厝的前墙梁架和门窗建构采用传统制法,而廊壁上则用进口彩瓷装饰,拱孔上有用水泥雕成的匾框,匾上分别题书“壶山叠水”、“沁水回澜”等诗句,也有用当时最时髦的瓷塑张口鲤鱼做出水口。整座大楼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时尚不同的元素在这里融合形成万兴堂大厝特有的样式,从而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

      离开万兴堂时这里虽然空无一人,但我的内心却有了更多的思考。这幢大厝的主人蔡金堂作为莆田人的一种形象似乎还在我的脑海中存在,同时也证明了莆田人敢闯天下有它特有的土壤和社会环境。从山区到沿海,从古至今,人们一代代一批批走出去,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劳创造财富,同时又把外面的文化带进来,使莆仙这块古老土地永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卢富茂大厝

见证梧塘老街的兴衰

          涵江商贸的发达自然辐射到周边地区,梧塘一带商人发迹后不仅回老家建房光宗耀祖,还把商贸分流到梧塘。站在老街中心地段,从一排排店面似乎还能感受昔日繁荣。在横街与直街的交叉处十五坎店面连接成一个拐弯直角,店面的背后就是卢富茂大厝。大厝建于清道光年间,坐东北朝西南,主厝为三进六天井、单层五间厢再加后供堂,在正厝西边毗连着一座供祀祖先灵位的祠堂和一座供族人朝拜的观音亭。三座建筑物横向一字排开,形成一个等宽的大砖埕。这样整个庭院显得格外开阔。置身埕中,环视大厝和双层楼临街店面,似乎还能读到卢氏家族在一百多年沧桑历程中,所创造出的兴旺与辉煌,从而也让我们了解到梧塘古镇从这里开始集聚,并逐步在山区与平原交汇处形成繁荣的景象。从这里演绎出的各种传说与故事,让我们看到卢氏家族作为一种现象、一个缩影记录了一个地域的时代变迁。

         卢富茂大厝是西庄卢友仕住宅,卢氏出身贫寒,年少随乡人往苏州杂货店当学徒,满师后离店独立摆摊经营,生意越做越大。据说他曾与一位史姓青年结拜兄弟,并资助其求学上进,后该青年中了进士,授任福建省按察使。这样,友仕依托靠山把生意进一步扩大。他把家乡的桂圆干产品取名“卢富茂”品牌运往苏州,凡外运的桂圆干包装箱印有“卢富茂”商号,就可获得官府保护,从此商运享通,声名大噪,家财日增。卢氏就在家乡梧塘西庄盖起了“百廿间”大厝。

         清宣统二年(1910)卢氏后裔冥亦四为了拓展商业规模,决定把大厝前方围墙拆除,盖起了向南的五个半店(今横街)和向东的九坎店面(今直街),从而奠定梧塘古街的基本格局,也使梧塘开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古镇。进入民国后,因受缴纳钱粮的拖累,家族生意开始走向衰落,收入难以支撑全族人的开销。族人只好把这些店业分与各房子孙掌管,但其产权仍属全族公有,为此还特立一块石碑警示族人不得私卖店面。“文革”期间,我曾多次经过直街,可以说卢家店面这一带是老街最热闹的地方。近日,当我再次来到这里,随着新街的建设,商业中心已经转移,这里已显得格外冷清,横店的五坎店面几乎都关着,这似乎预示着农耕时代所创造的商业辉煌已经结束了。

想看老莆田    关注徐天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