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进》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

 淡泊宁静致远斋 2020-09-27
《精进》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

《精进》 采铜 著

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撒谎对自己有利的话,为什么要说实话?”,这是维特根斯坦思考的第一个哲学问题,那时他只有八九岁,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这个问题却一直逼着他不断地思考,也正是这个问题“激起的强制倾向”把他拽进了哲学领域,最终变成了著名的哲学家。问题是我们生活中最好的老师,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们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

主动建构知识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角度来看,提问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站在相反的角度上来分析,假如没有提问的学习会是怎么样的:“订立计划,然后实施学习,最后整理问题和回顾”,这种方式并不差。但是这种学习方法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只是完成了知识从书本到头脑内部的搬运。这种知识的搬运,并没有对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以及困惑,产生根本的改变。

所以很多的教育心理学家一直在研究和反思这种“直接传递”的学习模式,这是种简单、线性的传递和接收的方式,只是静态的把知识装到大脑。他们认为,更合理的方式应该是“建构式”的,知识不是简单的吸收,而是由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而来。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主动性目标的引导下,带着问题来阅读,把新知识和现有知识有效的糅合在一起,从而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新的知识体系是在旧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在外在知识的滋养下成长出来的。

打开新旧知识之间的通道

哲学家罗素在《人类的知识》中写道,一个人求知的历程,就像是一个登山者靠近一座被雾霾笼罩的高山,一开始他只看到了模糊的轮廓,所有的东西都无法看清;只有当慢慢走近时,这座山的各个部分才开始慢慢的清晰。

问题就像是向导,指引着我们寻找知识这座高山。但是问题并非空中楼阁,问题也是来自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因此我们对新旧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反思就特别重要。面对新知识体系的时候,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 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我已经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 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新知识对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影响?
  • 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还有哪些未知的知识需要经过简单的探索可以了解到?
  • 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还有哪些未知的知识无法轻易地得到,但是又很有价值?

上述四个问题中,第四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这个问题会激发出来我们对于知识的长期探索,使得学习变成一个富有挑战、长期的历程。一个好的问题,会让我们成为建构者,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还在建构我们的知识体系;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会筛选、评判和整合新旧知识,在融汇的过程中,本身也是一种对能力的锻炼

在问题引导下学习的最大特点,所追求的知识是没有边界的,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可能会寻访任何可能的线索,查阅任何有益的资料,而不是受既定观点的束缚。

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深究下去

琳达.达林.哈蒙德是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教授,也是美国教育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她在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大力倡导“基于探究的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的观点。而由问题引导的学习,就是基于探究的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琳达认为,提问的关键,是提出现实场景下、可能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而非一个纯理论性、封闭性的问题

例如,如果我们问“速读是不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那么只有“好”和“不好”两种答案;但是如果我们把问题更换成“如何选择和调整阅读的速度”,就可以深入、开放的探究下去。美国教育科学学院在200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把“提出深入的探索性问题(ask deep explanatory questions)”确定为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在教育学家波利亚看来,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无限的探究下去。他在著作《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中写道“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彻底完成了的。总还有些事情可做;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和洞察以后,我们将深化我们对答案的理解”。这实际上点出了问题导向学习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构成了学习的连续性。

而那些特别适合长期探索的根本性问题,不仅可以激发我们持久的求知冲动,还能迫使我们保持持续的思考。这个过程可能是几个月、几年甚至贯穿我们的一生。这些问题就像是一条彩线,把五彩斑斓的知识、经验、思想和方法串接起来,形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

当然我们不仅仅可以向自己提问,也可以向高手提问,向老师提问,向智者提问,从他们那边获得参考。但是无论获得怎么样的答案,我们始终都需要自己最终的探究和确认,最终的答案一定是从我们自己身上得到的。只有这个答案真正的被建构到我们的知识体系中,和我们的知识体系融为一体,才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思维逻辑,才是真正的为我们所用


关于谎言

首先,特别想先回答维特根斯坦思考很久的问题:“撒谎对自己有利的话,为什么要说实话?”

刚看了一个视频,人的一生中要撒大概9万个谎言,平均一天3-5个,当然这里面有些是善意的,有些是恶意的。但是无论如何,通过撒谎来获得不法利益、伤害他人,我们认为就是恶意的。任何一个谎言,都是明显存在漏洞的,一个谎言往往需要十多个谎言来圆;另外谎言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会严重破坏他人对你的信任,往往一次谎言造成的伤害,是你用更多次的诚实行为都无法弥补的。所以说谎,短时间内可能会对自己有利;但是如果用一生的时间来看,撒谎对于人生来说,只会有弊无利。

关于底层思维逻辑的改变

熟悉工艺和生产的朋友,一定知道我们身边的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从原材料进入-开料-加工-组装-包装等工艺环节,通过设备和人员在各个环节的实施,直到最后输出产品。每个企业的技术、工艺和要求不一样,就会形成不同的成本、质量和效率的产品。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教育、观点、资源以及价值观等等,就类似于这个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流程以及工艺要求等,构成了我们的底层思维逻辑。

底层思维逻辑,也可以称之为思维工艺路线图,因为每个人的各不相同,所以形成千差万别的思维方式和结果。例如同样需要购买一个手机:有的人比较节约,所以就买了便宜的;有的人认为手机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所以就买了最贵的;也有的人认为手机是快消品,所以会买性价比高的。看似同样的需求,但因为每个人的底层思维逻辑的不一样,就形成了不同的结果。

要改变一个人的决策和思考方式,必须要从根源改变底层思维逻辑。而这种思维逻辑的改变,不会平白无故的改变,一定根据环境和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学习、修行、锻炼,不断地修正我们的价值观;每日三省吾身,检点自己的行为,不让环境对底层思维逻辑产生不好的影响;不断努力工作,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不断调节情绪控制能力,不轻易被情绪所控制。通过这些方法,让我们的底层思维逻辑不断地优化和提升。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就是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去学习。当你带着问题的时候,才能够更加聚焦于某个领域,不会让自己盲目的学习;而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问题一般来自于已有的实践和经验,这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最好机会,新知识会填补原有旧知识中缺失的部分;另外新旧知识发生碰撞后,会更好更快的产生新的知识结构。

深度学习另外一个方式,就是要在事上练。要找到旧知识体系中的核心问题,当有了具体的事情后,这个问题才能够更加的生动以及可触碰,更容易建立模型。当这个问题具化后,就可以或通过专家咨询,或通过不断地实践。当然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会让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深度学习也需要专注,尤其是在核心领域的核心问题上,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资源去解决它。由于生活中的干扰很多,必须充分的过滤干扰。就像之前文章中所说,在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要问一下自己,哪些问题是“核心思考区间”;学会使用用图层工作法,尽量避免过多的“转换损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