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体的空间构成

 CKO养成计划 2020-09-27

  • 面体的基本概念

  • 半立体空间构成

  • 单板伫立空间构成

  • 层板排列空间构成

  • 单形插接空间构成

  • 单板分解重构空间构成

  • 柱结构面体纸造型空间构成

面体的基本概念

在立体的长、高、深三个维度中,有一个维度的尺寸比其他二个维度的尺寸小很多(用俗话讲就是很薄),则可以可以称它为面体。

面体的种类


面一般为为两大类:平面和曲面。

根据其闭合的程度可分为:积极面和消极面;还可分为限定型面和非限定型面。

(一)限定形面

这种形面有其必然性,是可以重复和预测的形面,包括:

  • 几何形面:由直线、曲线、折线、直线与曲线四者构成。

  • 有机形面:指那些不能用数学方法表现,但可以预测和重复的形面。

(有机形面)

(二)非限定形面

此类形面的成型基本不受制作者的意识和能力控制,是不可重复制作的面形,作为结果,这些形面可以体现作者的一定的情感。包括:

  • 偶然形面:指无法控制其结果的面形(如,泼墨)。

  • 不规则形面:指不可重复制作,但可以计划与控制的面形(如,撕纸)。

(三)积极形面 & 消极形面

  • 积极形面:指在白色纸张上满涂成深色的、或在深色纸上满涂成浅色的一类形面。

  • 消极形面:指用线排列成的虚面、或用线绘制的封闭的或半封闭的形面(线之间的间隔越密集,面的效果就越强)。

▲ 积极的面(左 1),消极的面(右 1、2)

面体的性质


面的性质是指一些基于面本身的一些特殊的属性(性质: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 定位性:面可以看作是超过一定大小之后的点,所以,面具有类似点的定位的性质。

  • 指向性:我们在指示方向时,主要利用的是面,因此面具有指示方向的特性。

(面的定位性与指向性)

  • 影调性:即使有时我们用密集排列的线来表示影调,这也是利用线的虚面性质,所以面具有表示影调的性质。

  • 空间性:两个或两个以上面积相等或不行的面前后排列或并列可以产生空间感。

(面的影调性和空间性)

  • 图底反转性:在平面上,只要存在一个形态的同时就会存在另一个形态,成为视觉中心的形态称为图,反之为底(地)。一般称图为正形、定形,底(地)为负形、无定形。

(鲁宾杯)

对于立体作品和立体构成来说,负量感与实体、正空间与虚空间具有同等的意义与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实体周围的形态的心理空间。

▲ 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雕塑,体现了雕塑本身的实体空间与其内部和周边的虚空间的关系。
半立体空间构成

面体的半立体空间构成概述


所谓半立体构成是介于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之间的造型方法,类似浮雕。

根据浮雕的高度来区分,浮雕有浅浮雕和高浮雕之分;还有阴雕与阳雕之分。浮雕这种造型方法发展到现代造型艺术时代,已经无法用浮雕来准确称谓一些造型艺术了。

▲ 浅浮雕《老子》;高浮雕罗丹《地狱之门》(局部)

随着立体构成的诞生和发展,众把一些类似于浮雕(虽然是凹凸不平的堆积,但仍显得十分平面化)但又无法用浮雕称为的一些造型艺术用半立体构成来命名。

半立体由于经过具体的立体化,所以有阴影,因此也是具有光线要素的造型。

面体的半立体空间构成方法


半立体构成造型的训练方法一般分为三种:单切口纸造型练习、无切口纸造型练习、多切口纸造型练习。

(一)单切口纸造型练习

  • 在 10*10cm 的纸张上,用裁纸刀水平、居中切割一个 5cm 的切口,利用切口进行半立体构成造型练习。

  • 在 10*10cm 的纸张上,用裁纸刀在对角线的位置上、居中切割一个 5cm 的切口,利用切口进行半立体构成造型练习。

(二)无切口纸造型练习

在 10*10cm 的纸张上,不作任何切口,只是利用各种折痕进行半立体构成造型练习。

(三)多切口纸造型练习

在 10*10cm 的纸张的不同位置上用裁纸刀进行切割,切口的数量不超过 3 个,切口的大小和位置不限,利用切口进行半立体构成造型练习。

注意

  • 使用相同尺寸的面材作为造型材料:10*10cm 的单色、浅色铜版纸或卡片纸,克重不低于 105g 不高于 157g。

  • 每 4 个作品为一组,服胶水等固定在一张深色且单色的卡片纸上,尺寸为 25*25cm,克重不低于 250g。

注意材料的尺寸、克重、颜色的要求;一般要做出一个效果较好的作品,至少要做 10 余个草稿,如果材料要求不达标将增加制作难度。





单板伫立空间构成

所谓面的单板伫立空间构成方法,就是使面材(纸张)能够以一种立体的形态参与立体造型设计的方法。

切割


用切割来破坏表面张力,通过不同位置的切割形成不同位置的造型基础,然后再通过折叠、错位、翻转、借位等方法使面材能够稳定地伫立,并进行复杂的立体构成和造型。

(切割与一次折叠)

错位


在切割之后,纸张的表面张力被破坏,侵害成许多部分,只要稍微移动一下纸张就会形成许多相互错位的形态。

有意识、有设计地,或与其他空间构成的方法相结合,就会形成很好的立体造型效果。

(切割、折叠构成)

折叠


折叠可使纸造型成为坚实的结构,它可以使纸张不论是水平或垂直都可以保持稳定,甚至可以立在平面上。

(一)一折法

将纸张进行一次折叠的方法,且折叠应该一次完成(以剪子加工可轻易地用绘图纸展示出造型来)。

(切割、一次折叠与错位折叠构成)

(二)两折法

在两折法中,有 N 字形、匚字形两种折法。

(三)三折法

较常见的是 W 形状的折叠,但也有向不同方向的三折法。

(三折法;W 字形三折法错位构成)

(四)四折法

  • 一般形状:即 W 字形折叠的延续。

  • 方柱形:是代表性的「柱」形,它有用糨糊粘贴的地方,形成部分封闭的形状,具有坚固且稳定的结构。

▲ 四方柱形的方法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即对于四方柱形的边缘和而把部分的造型向内推入或向外翻起的态势)。

翻转


通过切割和折叠后,有些形态与原来的主形态部分的连接或部分地分离,形成若即若离的新的形态,这些形态利用折痕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折叠(翻转),与原形态形成一定的立体构成关系和效果。

借位


通过切割、折叠或翻转后,面体形成了正负共存的两个形态。

借位就是移开以后的这部分空白(负形),露出后面原来被遮挡的一部分形体(前面的负形与后面的形体形成前后相间的构成关系)。

前形借后形形成「借位」与「借形」的比较复杂的前后形态及整个人间形态间的关系。

别插与支撑


别插和支撑都是对于面材进行伫立和固定的方法,有了别插和支撑,立体才能比较稳定地伫立。

  • 支撑可以是对于一个形态的支撑,而别插一定是两个形态之间的固定或支撑。

  • 支撑多用切割与折叠结合的方法进行,而别插多用切口插接和折叠结合的方法实施(较典型的就是两张纸不用胶水就可以固定和连接)。

(支撑、别插、别插+支撑)

层板排列空间构成

所谓层板排列,是指数量较多的、面积相等或不行的、形态相同或不同的面材的重复排列组合的空间构成方法。

在层板排列空间构成造型方法中位置和距离永远是变量,通过大小、方向、距离、位置和形态的要素和关系排列组合,进行面的层板排列空间构成练习,下面是三种方法。

位置与大小的变化


如果层面平等排列,位置变动会产生层面与层面间的距离问题:

  • 层面距离间隔密,则的实体的感觉;

  • 层面距离间隔疏,则实体的形象不明显。

▲ 等距离、等大小排列

▲ 等距离、不等大小排列

▲ 等大小、不等距离排列

▲ 不等大小、不等距离排列

位置、大小与方向的变化


如果层面不平行排列,形态排列的结果就会有方向变动:按照垂直轴旋动、按照水平轴旋动、按照固定中心点旋动。

▲ 按照垂直轴旋动、按照水平轴旋动、按照固定中心点旋动。
  • 按照垂直轴变换方向的层面排列:造成组合的拨动,层面互不平行;可以从一个中心发射出来,也可以从多个中心发射出来,方向可作更多的变化;方向变动时同时影响位置变动。

  • 按照水平轴旋动的层面排列:对于底座的强度和粘合剂强度要求较高。与垂直轴旋动的层面粘固在水平的底板上效果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太分作的层面会容易坍下来。

  • 按照面材固定中心点旋动的层面排列:固定在水平底座上时,部分层面的布标(特别是角的部分)要切除,形成下沉到底板里的效果。

层面本身也可以弯曲、折曲、造成特殊排列效果。

▲ 按照垂直轴变换方向的层面排列;按照水平轴旋动的层面排列;按照面材固定中心点旋动的层面排列;层面本身弯曲、折曲、造成的特殊排列效果。

在上面的变化中,再加入方向元素作为变量,将又形成四种排列组合:

  • 等距离、等大小、变方向排列

  • 等距离、有等大小、变方向排列

  • 不等距离、等大小、变方向排列

  • 不等距离、不等大小、变方向排列

▲ 等距离、等大小、变方向排列;等距离、有等大小、变方向排列;不等距离、等大小、变方向排列;不等距离、不等大小、变方向排列

形态、方向、位置、距离和大小都变化


在以上变化中,再加入形态因素作为变量,具体变化如下:

  • 形变、方向、距离和大小不变的排列

  • 形变、方向变、距离和大小不变的排列

  • 形变、方向变、距离变、大小不变的排列

  • 形变、方向变、距离变、大小变的排列

练习


材料:卡纸、板纸、泡沫吹塑造纸、石英地板砖。

单形插接空间构成

所谓面的单形插接空间构成造型方法,是指以数个特定形态的单元面形为基本形,按照一定的组合方法,插接组合而成,构成一个复杂的立体空间行列的造型方法。

理性插接造型方法


  • 先选择一种单元形态,并复制数个;

  • 在每个单元形态的固定位置上做一个切口,利用这个切口和几个单元面形元行组合出几组基本的立体单元;

  • 再利用这个切口将这几组立体单元组合在一直,形成一组用单形插接造型法制作的立体构成空间形态

这样的组合方法由于切口的位置固定,组合的单元形相互垂直,组合以后的结果也比较理性,所以称之为理性插接造型法。

感性插接造型方法


  • 先选择一个单元形态,并复制数个;

  • 在这个形态的任何位置(不是固定位置)做切口;

  • 利用切口根据设计者的艺术素养和美的判断直觉与其他单元面形逐个组合。

这种造型方法切口位置、方向都不固定,且不是事先切好口,而是随着设计者的艺术感觉不断变化。这种方法组合后的立体形态的变化圈套,也较随意,所以称之为感性插接造型方法。

单板分解重构空间构成

单板分解重构的概念


单板分解重构方法可以说是面体的单板伫立空间构成方法中的折叠方法的延续。不同的是单板分解重构方法可以与母体切割分离(折叠不能分离)。

需要注意的地方:

  • 要分解的形态本身不要太复杂:否则组合后的整体会显得琐碎,且不够整体。

  • 注意被分解的母体本身的强度:进行分解切割时,余下的形不能太纤细,否则无法支撑住结体的形和重量。

练习


在一个 A4 的面材上(要有一定厚度)切割出 5 个形态(可以切断也可以不切断),利用这些形态及形态上的切缝和折痕通过反转、借位、折叠、弯曲、插接等方法组合成一级新的立体构成形态空间。

柱结构面体纸造型空间构成

所谓面柱结构,是指以面材为造型材料,通过弯曲或折叠形成柱状结构。

所谓面柱结构纸造型空间构成方法,就是在柱状结构上,通过切割、分解、番、插接、粘接、别插和固定等造型手段,创造出新的立体空间形态的构成方法。

面柱结构纸造型空间构成方法可分为三类:柱端变化、柱边变化、柱面变化。

柱端变化


面柱结构的柱端指的是柱子的上 1/3 部分。

  • 封闭的柱端:可以在封闭的面上实施造型。

  • 不封闭的柱端:可以在柱子的 1/3 部分实施造型。

柱端的变化会影响到柱面和柱边的变化。

柱边变化


柱边是指柱子的棱(两个方向不同的面的汇合而向外凸起的部分)。

柱边谈何的类型大致包括:不平行的西方国家、曲线式的柱边、折线式的柱边、柱边上附有形态、柱边互相交叉等。

柱面变化


柱面包括两种类型:圆柱的柱面、棱柱的柱面。棱柱的柱面常常会有一些不规则,从而使造型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多数情况下,限制会带来创作的自由,我们可以利用那些不规则的限制进行造型创作。

  • 在柱面上只切割不减去的方法:利用切割分解柱面,再利用折叠、弯曲、别插、借位等方法在柱面上进行造型。

  • 在柱面上既切割又减去的方法:利用切割分解柱面,并把分解下来的形态减掉,利用被减掉部分形成的负形和柱面余下部分的主体形态,及负形与负形间通航的负形借形等方法,在柱面和柱体上形成立体的空间构成形态。

  • 在柱面上增加部分的方法:在主体的表面另外增加上一部分形态,利用这部分形态与原有的柱面进行立体的空间构成。

练习


利用一张 12*16cm 的止纸,郑成直径 5cm 圆柱,或折叠成一个方柱。按照柱端变化造型方法、柱边变化造型方法、柱面变化造型方法进行面柱结构纸造型空间形态构成练习。

陪你一起成长

更多分享

共享笔记


效率工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