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体构成艺术

 步行d天涯 2016-01-01
 立体构成艺术
立体构成艺术
名称:立体构成艺术
分类:雕刻视频
主讲:    
TAG:立体    造型    
时间:2010-12-26 12:20
收藏:搜藏到百度  收藏到QQ书签
立体构成艺术相关介绍

立体构成艺术应该归入哪个艺术门类?我们原以为它是美术学的一个分支,后来发现,那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它并不是雕塑或雕刻的一种,而是非常综合并且可用材料丰富的造型艺术,追求空间视觉美感。或许,我们可以单独为它设立学科,就叫空间艺术学。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作为研究形态创造与造型设计的独立学科。所涉及的学科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造型、雕塑、广告等设计行业。除在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其它各类造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它们的特点是,以实体占有空间、限定空间、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新的视觉产物。由此,人们给了它们一个最摩登的称谓:“空间艺术”。

立体构成的起源

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构成之一。

但是“构成主义”中的“构成”一词与我们要谈的“构成”有很大区别。

构成”的源流,首先是来自20世纪初在前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包豪斯”(Bauhaus)设计师20世纪著名的设计学院,从成立到被迫关闭只有短短的13年时间,却培养出了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领先的人才,崭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思想是包豪斯成为现代设计地发源的。

包豪斯的艺术教育家们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构成教育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成为我国所有艺术院校共用的基础课程,日本的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而且变成为一门专业,在构成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材料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1.从材料的形态方面看

点材具有活泼、跳跃的感觉;线材具有长度和方向,在空间能产生轻盈、锐利和运动感。由于线材与线材之间的空隙所产生的空间虚实对比关系,可以造成空间的节奏感和流动感,因此,给人以轻快、通透、紧张的感觉;面材的表面有扩展感、充实感;侧面有轻快感和空间感;块材是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的实体。它具有连续的表面,能表现出很强的量感。给人以厚重、稳定的感觉。因此,同一材料的不同形态的表现会产生风格迥异的效果。以线材表现轻巧空灵;以块材表现厚重有力;以面材表现单纯舒展,我们可以从设计的目的出发,正确选择材料的形态。

另外,点、线、面和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当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改变

原有的形态。如,点材朝一个方向的延续排列便形成线材,线材平行排列可形成面材,面材超过一定厚度又形成块材,块材向一定方向延续又变成线材。因此,在立体构成设计中要把握形态变化的尺度,以表现设计的形态构成。

2.从材料的质地、肌理方面看

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即使同一形态,采用不同的材料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感受。如:同是面材,金属板使人感觉冰冷、坚硬;玻璃板使人觉得透明、易脆;木板让人感到温暖、舒适;塑料板让人感到柔韧、时髦。表面光洁而细腻的肌理让人觉得华丽、薄脆;表面平滑而无光的肌理给人以含蓄、安宁的感觉;表面粗糙而有光的肌理让人感觉既沉重又生动;表面粗糙而无光的肌理,给人感觉朴实、厚重。

材料(Material)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物质材料,立体构成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在现实中实现。在立体构成由的立体造型要依赖于物质材料来表现,物质材料的性能直接限制了立体构成的形态塑造,同时,物质材料的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是艺术表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赋子了材料肌理不同的心理效应,比如粗糙与细腻,冰冷与温暖,柔软与坚硬,干燥与湿润,轻快与笨重.鲜活与老化等。

物质材料不仅决定了立体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心理效应还直接影响着立体造型的物理强度.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等物理效能。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软与硬.干与湿.疏与密,以及透明与否.可塑与否,传热与否,有弹性与否等。都会直接影响和限制立体构成的制作和加工,从而间接限制了立体构成的设计构思。这就要求在进行立体构成设计时材料的选择.应用和加工工艺是设计思维巾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所以,对材料的了解.材料的加工以及新材料的寻找和发现是立体构成学习.实践由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