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家小院的灯光 作者:叶子 替母亲收拾整理房屋,角落里那盏小煤油灯落满了灰尘,浸泡过的煤油灯芯已经发黄变硬,透着古铜色,灯身里的煤油早已干涸.望着这盏小小的煤油灯,仿佛在灯芯的火焰中又看到了童年那些难忘的岁月……七八十年代,农村贫穷落后,自制的煤油灯是唯一的照明工具。灯的形状大同小异,都是用自己家废弃的小瓶瓶当灯身,盛放煤油,把棉花搓成长条做成灯芯,在煤油里浸泡后就可以用了。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盏小小的煤油灯就发挥它的大作用了,火苗如豆,发出微弱的光,稍微冒点黑烟,夹杂着丝丝煤油的气味。一家人就围在这盏小油灯下吃饭,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实行供应商品的年代,煤油是需要油票才能买到的。为了节省点煤油,吃完饭,我们小孩子就会跑大街上摸着黑玩耍,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也吹灭灯,早早的休息了。当我上学时,依稀记得冬天的夜来的早,吃完饭,在如豆的灯光下我趴在风箱上写着作业,奶奶盘腿坐在炕上做着针线活,母亲则在我旁边扒着棉花桃,各做各的事情。我写完作业后,奶奶就会跟我讲些她小时候的事,教给我做人的道理,那些话语,语重心长,时时萦绕在我耳旁,鼓励我,鞭策我,每当生活中遇到挫折不如意时,就会想起奶奶曾经说过的那些话,顿时豁然开朗,心里释然。一些话,当时我还是似懂非懂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慢慢懂得了那些话语的内涵,简单朴素的话语让我的一生受益匪浅。夜是冷的,心是暖的.清楚记得,92年我考上了阳谷师范,临行的前一天晚上,奶奶帮我收拾着东西,她一手端着灯,另一只手给灯挡着风,怕风把灯吹灭了。从这屋走到那屋,小脚的她,在影影绰绰的煤油灯下,影子更显的摇曳不定。等我一觉醒来,发现奶奶在昏暗的灯光下给我的书包绣着花,煤油灯把她佝偻的身影拉的很长很长,曾几何时,奶奶的头发全白了,曾几何时,岁月的痕迹刻在了奶奶的脸上,鼻子一酸,泪在眼里打圈,我暗下决心,好好学习,一定让奶奶过上好日子……母亲在喊我,把我的思绪又拉到了眼前,艰难的岁月都过去了,煤油灯已成为一段历史,它见证了祖国由贫穷一步步走向了繁荣富强的历史。现在村村有路灯,灯火通明,把黑夜点亮,乡村建设的很美丽,城里的夜更是迷人,霓虹灯璀璨绚烂,如同繁星点点,但是我心中始终有盏小小的煤油灯,她温暖了我幸福的童年,一路伴我长大,也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作者简介: 叶子:原名王欣荣,一个游离于生活的小人物,喜写作好旅游;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