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君贤主尚或难立,何以自免于乱朝(资治通鉴卷一四三之八)

 德昌馆 2020-09-27

  萧懿出手助力朝廷平定崔慧景叛乱之时,他的弟弟萧衍急派亲信虞安福去游说萧懿,他对萧懿说:“平定了崔慧景的叛乱之后,你就立下了朝廷难以封赏的大功了。携不赏之功,即使遇上一个圣明贤仁的君主,尚且难以幸免;何况在现今政治混乱的朝廷之中,你又将如何保全自己?如果在歼灭反贼之后,再进一步率兵进宫,像商代伊尹和汉代霍光一样行事,这是千载难逢之良机。如果你不愿意这样做,也可以抵抗北魏为借口,上表求放还历阳,这样,你将威震朝廷内外,谁敢不听从。如果一旦放弃了兵权,虽然所享受高官厚禄,但手中无兵无民,必将束手待命,将来一定是要后悔的。(诛贼之后,则有不赏之功。当明君贤主,尚或难立;况于乱朝,何以自免!若贼灭之后,仍勒兵入宫,行伊、霍故事,此万世一时。若不欲尔,便放表还历阳,托以外拒为事,则威振内外,谁敢不从!一朝放兵,受其厚爵,高而无民,必生后悔。)”长史徐曜甫也对萧懿苦苦相劝,但萧懿并不为所动,没有采纳萧衍的建议。
  崔慧景死后,萧懿被任为尚书令。萧懿有九个弟弟,分别是萧敷、萧衍、萧畅、萧融、萧宏、萧伟、萧秀、萧憺、萧恢。萧懿以朝廷元勋位列朝班之首,萧畅任卫尉,掌握着宫门的钥匙。当时,东昏侯时常出外游走玩嬉,有人就劝萧懿乘其出游之际,起兵废之,但是萧懿不听。东昏侯宠臣茹法珍、王咺之等人忌惮萧懿的威望和权力,就游说东昏侯道:“萧懿将要象隆昌年间废郁林王那样把你废掉,陛下现在命在旦夕啊。(懿将行隆昌故事,陛下命在晷刻。)”东昏侯听了后深表赞同。萧懿的手下徐曜甫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秘密在长江旁准备了船只,并力劝萧懿西奔襄阳。萧懿却说:“自古以来,人谁无一死,岂有叛逃的尚书令呢?(自古皆有死,岂有叛走尚书令邪!)”萧懿虽然有就死之心,但他的弟弟和侄子们却不以为然,他们都对将会发生的事变做了准备。
  永元二年冬十月己卯(十三日),东昏侯派人到尚书省给萧懿赐送药酒。萧懿临死之前说道:“我的弟弟萧衍在雍州,我深为朝廷担心啊。(家弟在雍,深为朝廷忧之。)”萧懿死后,他的弟弟和侄子们全都逃亡藏匿于里巷之中,没有人加以告发,只有萧融被捕获,遭到杀害。
  携不赏之功后,一是韬光养晦,二是黄袍加身,再难有第三条路。萧懿明知大功不赏,仍坚持留在朝廷,忠义虽是原因,但仿效王敦王导兄弟把鸡蛋分开放,亦未必不是他的想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