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士大夫的精神与情怀

 四地闲夫 2020-09-27

作者:朱东

中国的两宋时期,在政治与文化两个方面,都达到了人类古代时期的巅峰,将中国社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准“近现代时期”。这一伟大成就的实现,与宋代的士大夫阶层的形成,以及他们在政治文化领域的特殊作为与贡献紧密相连。他们的精神也因此成为了后世中国人思想的基调,直到今天那些曾经伟大的儒者,仍旧高高的站在天际,回望着我们这些后世子孙。他们的家国情怀,仍旧像星辰一样,照耀着我们的心灵与生命。

在人们熟悉的唐宋之间,存在着一个短暂的只有50年的光景的五代十国时期,因为短暂而混乱,因此几乎是国人最少了解与关注的一段时光,然而它对中国历史乃至文化的影响之深刻,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所谓五代,就是在这50年中,在中原腹地连续更替了五个朝代,毋庸赘言仅此一句,就可可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那是一个多么混乱与黑暗的时代,进而我们也不难想象,乃这样的一个绝对需要武人当道的时代里,传统的文人或者说读书人,将会经历怎样的遭遇。

但是,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虽然在这五十年中,读书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冷落,经历了近似于严冬的残酷。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这份严酷,也对读书人这个群体,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作用,并由此锻造了随后而来两宋士大夫的精神内核,为两宋期间的灿然文治奠定了基础。

在五代的严酷环境中,在以山东孔孟的故乡为核心的一个并不算广阔的区域里,仍旧有许多读书人——抱经伏农野。也就是说,虽然并不能通过读书进入朝堂,虽然只能依靠务农来维持基本的生计,但是这一小部分读书人,或者说儒家学者,仍旧在田野见抱经苦读。很显然,此时他们研究经学的主要动机,只能是追求一种由与自己的文化理想的亲近,而获得的精神上的愉悦。

所以,虽然这些人为数寡少,虽然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窘况,但是这个在经历了长达50年的摧残之后,硕果仅存的儒生群体,却显然是一群信仰坚定,德行高尚的理想主义者。而且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所能够形成的共同理想,或者说能够支撑他们能够继续抱经苦读的那个理想,也只能是去建立一个符合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

宋代的士大夫,以及宋代的儒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学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 先天性的被注入了比其他朝代的学者,更加浓重的理想主义精神特征。

同时,五代的残酷,彻底击碎了普通大众对武人集团的信任与幻想,让他们更加清醒的认识的,或者说更加急切的盼望着,能够重新迎来一个文治的时代,当然这种期望只能寄托在那些在传说中,在历史上曾经领导天下,共享太平的儒家士大夫身上。所以,当北宋建立之后,随着社会的安定,国家对文化的关注,儒生们开始又穿上了“大裾长绅”的儒服,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他们说“此曹出,天下太平矣。”

因此,在全社会的共同期盼下,在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主义精神基因的催动下,强烈的个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在宋代士大夫的心灵中激荡,成为他们乃至那个时代的共识。因此,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他们认为天下兴亡系于宰相,他们认为自己才是社会的政治主体,他们要求与皇帝共治天下,并且通过制度的建立,使之具有法理性的依据,而这一切的目的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中原大地上,重新构建一个在传说的“三代”中曾经出现过的,足以超越汉唐的,符合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

所以,宋儒的伟大在于,从一开始,他们就将整个天下带入了一个拥有高尚理想与信仰的时代。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与信仰,他们从坐而论道,到起而实践。虽然遭逢现实的惨痛失败,仍旧痴心不改,不怨乎人而求诸己。既没有推卸对改革失败的责任,又仍旧坚守着心中的理想与信仰,因此将关注的目光转向自身的修养,作为再一次实践的准备。

宋代士大夫的精神与情怀

为此,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精英,不惜对《大学》进行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性的注解。改三纲领之“亲民”为“新民”,将引领天下“止于至善”的责任,结实的放在自己的肩上。进而分八条目为内圣与外王,绘成一幅天下人人皆可尊而行之的共同践行其理想的路线图。

如下图所示:

宋代士大夫的精神与情怀

朱熹把《大学》的章句的前后顺序重新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所谓的经一章,传十章的结构。以便在八条目中,形成严格的先后顺序,据此将八条目分为内圣和外王两个部分内圣部分是针对个人修养的,也就是解决明明德的问题;外王部分,显然是之政治实践,是解决新民问题的。

作为内圣和外王之间的枢纽,就是修身,你既可以说修身是内圣的目标与结果,也可以说是外王的起点与基础。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全天下人,都应当修身。

这个像数学一样严谨优美的结构,向人们提供了三样东西:

一是理想与目标,具体的说就是平天下的结果,叫做“天下平”;

二是实现理想的途径与步骤;

三是实践理想的起点与抓手。

所以,朱熹注释的《大学》实际上是给人们提供可以实现理想社会的执行方案,不仅让这件事变的更加具有可行性了,而且还将这种实践活动,直接落实到了每一个人的每时每刻的一言一行之上。因为,我们随时可以在任何的一言一行上,进行修身的实践,而在朱熹的这套理论中,修身就是对平天下的实践,只不过这时候主要做的准备工作。

所以,这种思想,或者说朱熹的《大学》深刻的影响了其后800多年的中国,影响了这个时期的每一读书人,甚至是每一个中国人,奠基了此后800多年的中国人的价值观,进而也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

在后世的中国人中,传递着宋儒的这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养成了中国独有的,非常浓重的家国情怀,因为在这张图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天下的兴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