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登书山的博客 诗词中的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锦帽貂裘”即“戴锦帽”、“穿貂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竹枝词》)“雨”,意为“下雨”。二、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灭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意为“茂盛”。 “干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曛”,日落时的余光,这里是“昏暗”的意思。 三、形容词作名词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贫贱”,意为“贫贱之家”。“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屈原《涉江》)“秋”,这里意为“衰老”。 四、形容词用作使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绿”意为“使……绿”。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禅院》)“悦”意为:幽美的山问景色使鸟儿们高兴极了;“空”意为:清澈的潭水及其中的倒影使人的心情变得坦荡空灵了。 五、形容词用作意动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重”,意为“以……为重”。 “谁人得以张公子,下首诗轻万户候。”(杜牧《登九峰楼寄张祜》)“轻”,意为“把……看轻”。 六、名词作状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陌上桑》)“府”即“在府郡”,“朝”即“在朝廷”。 “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烟”:像灰烟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