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家长逼着练琴的孩子,现在都怎么样了?

 音教艺术网 2020-09-28

你与音乐相伴的童年是快乐多一点,还是不开心多一点?今天为大家搜集了两个真实的故事,一起来讲一讲那些被爸妈逼着练琴的日子。

小洋与他的钢琴

小洋是一个从小学琴的男孩子,跟大部分琴童一样,在钢琴与动画的斗争中,小洋为了能看动画片没少跟爸妈“做交易”。每一集的动画片都可以说是自己辛苦练琴换来的。

不过就算是小孩子,有时候还是会有点自己的小脾气的,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在玩,心里总会不服气。

于是,他就找各种借口不练琴,什么手疼啦,作业多啦,喝水上厕所啦,反正每个琴童用过的小借口他都用过。

结果最后还是少不了一顿“毒打”。

家里只要是条状的东西,像是衣架、扫把、拖鞋,就差买个鸡毛掸子了,反正眼边顺手的东西都能变成爸妈的武器。

在他的印象中有一次因为练琴哭得特别厉害,最后自己都是抽抽着练完的。

那一天是小洋的生日,小洋正在开心地吃着一大桌子的菜,舔着甜甜的奶油,心满意足地吃着自己的生日蛋糕。

这时候,妈妈突然说:“今天也要练琴,不能断!”

小洋说他当时真的感觉到小小的年纪就体会到了社会的险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哇的一声一直哭。

妈妈在旁边说:“本来说你今天生日少练一会,看你这样,一分钟都不能少!”

本来第一句就很受打击了,这第二句让小洋委屈坏了,哭也不是,不哭也不是。

最后只好乖乖去练琴,边抽抽边练。

后来,在与爸妈长期的殊死搏斗下,小洋渐渐长大,考上了自己喜欢的音乐学院。

虽然为了练琴没少哭过,但是也因为音乐收获到了不少的好处。

因为钢琴弹得好,小洋从小就在不同的宴请桌上“混”饭吃;上大学的时候还经常在校外兼职代课,给自己挣了不少的零花钱;别人都在辛苦找对象的时候,小洋用着他的钢琴神器俘获了现在女朋友的芳心。

虽然小时候是有点苦,但是小洋回忆起来还是非常感恩父母,他也从不后悔自己的这份坚持,一切都很值得这样的付出!

说完了小洋的故事,来说说小月的故事。

小月与小提琴

小月学的是小提琴,和其他的琴童一样,小时候跟随着妈妈莫名其妙的就被安排了上课学习。

学小提琴的都知道,学习刚开始时的投入和回报根本不成正比。

不仅要在家里面重复着无聊的夹琴、运弓,还得忍受着自己发出的难听的噪音,强忍着脖子酸、手指疼。

在这样的付出下,小月乖乖地练了一段时间。

有一天,她突然发现楼下的其他小伙伴都在跳皮筋、跳房子。

而小月呢,在练帕格尼尼、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

于是,心生不满的小月开始想摆脱小提琴的束缚,去和小伙伴愉快地玩耍。

但是这个苗头一下就被她的妈妈发现了,并且给她扼杀在了摇篮里。

有一次,家里停电了,小月以为能躲过一劫呢,就硬生生写作业耗到了很晚。

没想到,姜还是老的辣,小月的妈妈举着蜡烛陪着小月练了两小时的琴。小月只能向严格的母亲低头。

每天练琴时的小月心里想的都是:我又不搞专业的,干嘛这么认真!这些曲子一点都不好听,我不想练!家里也不是大富大贵的,练这个图啥!

但是多年后,长大了的小月没有一句埋怨母亲的话,反而都是对母亲的感恩。

想想那个时候的妈妈,本来上班、家务,就已经很累了,还要专门腾出时间陪着练琴。

可能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妈妈也偷偷地抹过眼泪,但是转头看看孩子,还是一样保持着坚持的恒心。

虽然不像那些励志故事一样,考取了什么有名的学校,但是现在的小月比以往更爱音乐,更懂得要怎样有意义的生活。

她享受着拿起小提琴演奏乐曲时,朋友投来的崇拜的目光;她也享受着那些音乐给她心灵、身体、精神所带来的富足。

而那位严厉的母亲呢,一个此前对音乐一无所知的人,学会了看五线谱,懂得了很多对她来讲没有什么用的乐理知识。

讲了两个故事后,我想讲讲自己的看法。

记得很久以前有个很火的问题:假如你穿越回初中的那段时光,你最想干嘛?

现在我想了想,我只想好好练琴,抓紧时间,不浪费每一寸光阴。

学琴本身就是宝贵的人生经历与阅历积累,更宝贵的是,这样的过往更是为我们的未来创造了无限的可能。

在考学时能拥有两手准备,它为我们创造了更多对于未来的选择;在练琴生活中,它也间接地锻炼了我们坚持不懈的意志;在未来的岁月里,它也或多或少地提升着我们的审美等能力。

最后借由网上的一句话来形容一下琴童和乐器间的关系:都老夫老妻了,凑合过得了,还能离咋的!

愿琴童们都能够坚持在练琴的道路走下去,毕竟除了努力,是没有任何通往成功的捷径的。

如果你也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点亮右下角“在看”,也可以分享给更多在音乐道路上迷茫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