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技能丨反馈与引导

 豫语乡音 2020-09-28

运用“反馈与引导”模拟教学

【教学情境】《藤野先生》教学片断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然后问学生阅读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愤慨地说):妈的,小日本!敢说我们中国人是低能儿!(部分学生附和)

【问题】面对这一情境,请你为那位教师设想接下来将怎样对学生进行反馈与引导?


视频:《藤野先生》教学模拟

技能运用评析

三位教学模拟者的设计思路是对的:既要对学生的表现从某种角度予以一定的肯定,又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下面,分别说说教学模拟中存在的问题及要改进的。

王晓燕教学模拟

老师陈述的1-2-3点,其语言组织更有条理些,话语能贴近学生更好。


刘杉杉教学模拟

这里没能充分肯定学生维护国家尊严的情感,老师的反馈似乎是“落实就该唤作低能儿”,也没能引导学生把自强和奋发作为来追求。


唐欢教学模拟

老师的阐释用非洲类比是严重的错误,教学语言的组织更需加强。

【教学情境】鲁迅《故乡》的课堂教学     


在分析闰土穷困潦倒、食不果腹的原因时,一个学生说:主要根源在闰土自身,西瓜那么贵,闰土为什么不多种些西瓜拿去卖?他要是头脑灵活,多种经营,是可以劳动致富的。

【问题】面对这一情境,请你为那位教师设想接下来将怎样对学生进行反馈与引导?


《故乡》教学模拟  

技能运用评析

王江雁教学模拟

教学模拟一开始的近两分钟里,老师作无关的反馈,其中提到《边城》的翠翠是否吻合学情?


金淑媛教学模拟

模拟者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把文中的“我”视为鲁迅。《故乡》是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宗灵教学模拟

这个教学模拟中也犯有常识性错误。


以上三位的教学模拟暴露出钻研教材不够,备课不充分。

【教学情境】《安塞腰鼓》课堂教学


师:文章又是通过哪些具体描写突出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撞击,根据你对陕北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也可引用原文说明。

生:老师,他们住的是窑洞,经济落后,想通过敲鼓发泄不满……(全班学生哄笑)

【问题】面对这一情境,请你为那位教师设想接下来将怎样对学生进行反馈与引导?


《安塞腰鼓》教学模拟

技能运用评析

赵妍妍教学模拟

这位老师模拟中没能抓住学生的核心问题“鼓发泄不满”,大谈陕北民宿。


汪盈教学模拟

建议以上两位在教学中,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立足文本,回到课文,品读敲鼓的语段,感受敲鼓张扬出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精气神。

链接阅读:微格教学丨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内容学习

反馈与引导教学设计

(一)语文课堂教学反馈与引导的设计要求

课堂教学的反馈与引导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技能之一,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的每一环节,都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反馈与引导,学生据此不断调整学习行为,以适应学习要求,巩固成功经验,纠正错误行为,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没有反馈与引导,就没有教学的深入推进。怎样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反馈与引导呢?

1.反馈与引导要真诚热情

反馈与引导,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现状向学生传递评价、启发等信息,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动机。教师满怀真诚、热情的情感给学生传递反馈与引导的信息,则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新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因学生的行为表现较差或不适合自己的要求而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等,这样的负面的反馈信息,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进而厌恶学习,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活动随时给予热情的反馈与引导,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愉悦享受。

2.反馈与引导要方向明确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和有序的连续性活动,在这种活动中需要教师随时明确教学发展的方向,通过反馈与引导强化有效的、正确的行为反应,限制或及时纠正偏离教学发展方向的无效行为反应。由于教学反馈与引导都是随堂动态生成的,如果教师心中不牢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很容易不知不觉地偏离原本追求的方向,不知所终。尤其教学越是活跃的时候,就越容易被情绪所左右,越容易忽略应该追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反馈与引导,一方面要积极启动学生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尽情地去联想,锻炼其创新思维;另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导向性,及时限制和规避偏离目标的活动与行为。

3.反馈与引导要及时准确

所谓及时,是指教师在学生需要反馈和引导的最佳时机给予相应的反馈与引导,即如古人所说的在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情况下,教师启而发之,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否则,反馈与启发太早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太晚又会使有些学生误入歧途。大量的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及时得到反馈,即让他们及时知道学习的结果,能明显地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有利于促使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

所谓准确,就是指教师发出的反馈与引导信息和学生接受到的反馈与引导信息在意义的认知理解上一致。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师生对反馈和引导信息的理解也就存在着差异,这需要教师传递信息时要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出发,做到表述清晰易懂,切忌模糊笼统。

4.反馈与引导要恰如其分

这是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因势利导的反馈与引导。从教学发展的过程来看,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新旧知识联系的反馈与引导;在教学的发展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不断提供有关学习进步方面的反馈与引导;在教学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学习结果达到什么标准的反馈与引导。从教学的任务来看,对于有关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教学任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结果正确与否的反馈与引导;对于有关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教学任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策略运用和思维发展是否有效的反馈与引导;对于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任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情感反应是否合理的反馈与引导。从学生的个性特点来看,对于学习优秀、自信心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富于挑战性的反馈与引导;对于学习落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鼓励性的反馈和建议性的引导;对于习惯于勤学而方法欠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有关思路和学习策略方面的反馈与引导。总之,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特点、具体情境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引导,使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5.反馈与引导要形式多样

如前所述,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反馈与引导的方式同样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灵活多样。从形式看,有言语的和非言语的(体态语)反馈与引导;从内容看,有知识经验性的反馈与引导,有方法策略性的反馈与引导,还有情感鼓励性的反馈与引导;从形成看,有预设的反馈与引导,也有动态生成的反馈与引导。所有这些,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学习情境和学生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反馈与引导。而简单划一的反馈与引导,与复杂多样的教学是不相匹配的,不能够真正满足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

6.反馈与引导要多方互动

教学不是彼此孤立的教或学的活动,也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是一种在团体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团体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的反馈与引导,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注意发挥学生之间甚至环境之间的反馈与引导作用。某一学生的发言可以对其他学生形成反馈和引导的作用,师生共同营造的学习环境、所使用的学习材料也可以对学习活动形成反馈或导向作用。学生要从教师那里获得自己有关学习行为及其效果的反馈,并根据教师的反馈与引导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形成反思总结,并及时修正与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方式,使自己在教学中处在一种正常而积极的状态。学生同时也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反馈信息。而教师也从学生的学习反应中获得对自己教学的反馈信息,并据此对自己的整个教学活动状态作出分析与判断,必要时进行修正和调整。课堂教学只有形成多方互动的反馈信息流动,才能有效地顺畅地发展。

(二)课堂教学反馈与引导设计的方法

课堂教学的反馈与引导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设计的主要程序如下: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这要求教师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教材,理出教材的难点和重点;了解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出现的知识与能力的欠缺、思维与心理的障碍。

2.创设问题情境。

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创设问题情境,准备相应的学习活动。

3.适时反馈,相机诱导。

适时反馈是要求教师就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表现及时给予反馈。适时点拨是指抓紧机遇,及时点拨;相机诱导是要求教师寻找契机,进行引导。在引导中组织讨论交流,解开迷惘,排除故障,化难为易,拨疑为悟,理解消化学习内容,从而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实现教学的迁移。

4.反思总结,深化提高。

这是要求教师通过反馈与引导的教学过程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理解学习内容,最后指导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其中所包含的规律性知识,以便转移到下一个学习环节。

点击欣赏:黉舍清音20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