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招教你辨真假,再也不怕买到假肥料!

 汐京 2020-09-28

在农业生产中,肥料是必不可少的投入品,好的肥料能起到有效的增产增质效果,但是在农村市场上,充斥着不少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农户们买到不合格的肥料,不仅损失了钱财,而且肥效差,导致作物生长不好。所以,农民种地最怕的就是买到劣质、假冒的肥料,掌握一些辨别肥料真假的基本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今天我们就讲一下辨别肥料真假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帮到广大农民朋友们。

1、 看元素含量

尿素含氮量不得低于46.0%。

尿素是最常用的氮肥之一,尿素生产需执行GB-2440-2001标准的规范,标准明确要求尿素含氮量总氮(N)≥46.0%。

在购买尿素时就看元素含量和执行标准,氮含量达不到46.0%的或者执行标准不是GB-2440-2001的就不要购买。

另外,市场上还会有一些“有机尿素”、“含硫尿素”之类的,包装上标注了其他一些元素的含量,但是氮含量达不到国家标准,有误导嫌疑,此类产品要谨慎购买。

2、 看养分标识

(1)       虚标总养分含量

国家肥料标识标准规定,复混肥料中的养分含量是指氮、磷、钾三元素的总含量,即N-P2O5-K2O的总和,而中量元素(如钙、镁、硫等)和微量元素(如铁、硼、锌等)都不加以标识。

但市面上会看到一些产品将中微量元素或者有机肥含量加入总养分中,如标识为N P2O5 K2O 中微量元素≥48%,或N P2O5 K2O 有机质≥55%等,此类标识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这类虚假标识可使实际总养分含量可能只有20~30肥料,看起来高达40~50,甚至更高。

(2)二元肥冒充三元肥

我国化肥标准对肥料标识内容有明确规定:肥料中若加入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应按照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类型分别标明各元素养分含量及相应的总含量,不得将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相加。

一些厂家会用二元肥冒充三元肥,在配合式中标入中量元素或有机质含量,如N-PK-S 15-15-15,或N-P2O5-HAK2O等,明明是二元复混肥,却将三种不同的元素,甚至使有机肥标注到一起,让人误以为是三元复合肥。(如下图就为不合理标注)

3、  有机肥和菌肥

有机肥的执行标准为农业部的NY525-2012标准,要求有机质必须≥45%,总养分≥5%。水分≤30%。购买有机肥的时候,就看以上条件是否符合。

另外,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大家在购买菌肥的时候,要看一下执行标准,如果执行标准是NY525-2012,包装上只能标注有机肥料,而不能标注生物有机肥、生物菌肥等。因为含菌肥料比普通有机肥要好,所以有的商家执行的是NY525-2012标准,却在包装上出现相应的字样,就是违规和不合格的,需要谨慎购买。

4、 除上述问题以外,还要注意肥料包装上的品牌、生产地址、联系方式等文字印刷是否清晰,如果是模糊不清,或者故意标注得很小,这类肥料最好还是不要购买了。

5、 最后,大家应理智看待肥料,要知道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特效肥。肥料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增产增收,但这是通过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元素来实现的,需要科学合理的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不存在什么肥料能够一用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我们国家规定,肥料名称标识不允许含有夸张性的语言,像带有“高效××肥”、“超级××”、“×肥王”、“××灵”等字样的肥料,都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是带有误导性质的。一般正规肥料的包装上都不会有类似的夸张字眼和宣传性标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