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7.7!这场“人性实验”好深刻,能拿大奖情理之中

 皮皮电影 2020-09-28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微信号:ppdianying)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说起欧洲电影和美国电影,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欧洲电影更注重人文方向和艺术性。

今天皮哥为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就是一部颇具此气质的欧洲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方形》。

它不但荣获过第7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而且还提名第过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电影故事极尽嘲讽,用一幕幕清晰的镜头让你直面人性。

在看过电影后,我直接把它列为年度十佳外语片行列。

《方形》丨2017

导演 / 编剧:鲁本·奥斯特伦德

主演:克拉斯·邦 / 伊丽莎白·莫斯 / 多米尼克·威斯特 / 泰瑞·诺塔里 / 克里斯托弗·莱索

男主克里斯蒂安接受美女记者安妮的采访,作为一名离婚带着两个女儿生活的知名策展人。

他的生活虽然如一潭死水,平静又迷茫,但是在采访中还要佯装体面。

现实中,他正筹备一场叫方形的艺术展。

某天在男主上班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又哭又闹的女子大喊求救。

在众目睽睽之下,作为一个上等人士应有的素质,他不得已伸出援手。

在他为了自己见义勇为洋洋自得时,发现手机钱包袖口都丢了,他这才意识到那三个人是骗子团伙。

气不过的男主在下属小伙的怂恿下,定位到了自己丢失的手机在一栋平民楼里。

由于不知道具体是哪户,他准备听取小伙意见——挨家挨户投递匿名恐吓信。

大致意思就是我知道你是谁在哪,不还手机就等着受惩罚吧之类……

就在准备放信件时,下属小伙变卦了,怂下去了,就是不去。

男主快气死了,觉得小伙是不信任自己,不得已借了下属外套披上亲自去干这件事。

心里还得默念MMP,我这种有身份的人,怎么能亲自去做这种事。

男主一层层地移动在方形的楼梯间,下楼,投放,再下楼,再投放。

此时此刻的他做贼心虚又惴惴不安。

不过这招还真灵,没几天,东西还回来了。

但是悲催的是,又过了几天,他也收到了一封匿名恐吓信。

大意是你诬蔑我是小偷,得给我道歉来,要不你也等着之类。

还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要脸要面的男主一看大事不好赶紧处理此事去,就忽视了他要审核的“方形”宣传视频。

结果视频一上线,过于血腥,引起众网友口诛笔伐。

视频中一个小女孩在广场的方形中站着,突然就被炸飞,太惨无人道了。

原来是他那两个不靠谱的同事想出来的idea。

所以说工作中,不怕难度大的工作,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也因为这件事,舆论压力太大,克里斯蒂安郁郁寡欢,郁闷至极。

但是事业失意,情场得意啊,一次狂欢的夜晚,男主与开篇采访他的记者安妮做了个不可描述的事情。

而安妮家里居然还养了只黑猩猩,兀自走动,眼里丝毫没有男主的存在。

有趣的是在啪啪啪之后,安妮想把男主的套套扔掉,男主就是不给,你说你的我就是不给,谁知道你什么目的,好歹自己是个有头有脸的半个知名成功人士。

安妮知道克里斯蒂安心中的小九九,一气之下把垃圾桶拿来让他扔掉,男主一看,我更要保护自己了,万一她居心叵测呢,所以今天无论如何打死也不给。

于是有趣的一幕就是,俩人开始争抢套套,差点拉断,最后以安妮抢到扔进垃圾桶告终。

这段也是颇具意味,大概在男主心中,自动就把安妮归为和自己不是一层一类人,对于不是一类的人,绝不能太信任,也不能让他们破坏自己的原则和规矩,我们要守住方形的边界。

而安妮就是那个打破规矩,破坏方形边界的人。

直到后来安妮质问男主对她是否有感情时,男主还是考虑到自己半知名身份,只是百口莫辩,感情只能无疾而终。

还是之前那个视频,克里斯蒂安不得不作为替罪羊引咎辞职,以此平息舆论压力。

生活糟糕的如一团乱麻,克里斯蒂安想起了之前那个找过他的小男孩。

对,就是那个给他写匿名恐吓信的人。

当时小男孩认为自己没错时要为自己的名誉讨说法,让克里斯蒂安道歉,被克里斯蒂安粗暴无情地拒绝了。

在经过大彻大悟地思考后,他决定承认错误,给小男孩赔礼道歉。

于是他在下雨天疯狂地从从垃圾堆里找到那张写着男孩家庭住址的纸条后,径直来到男孩家,可是此时男孩一家已经搬迁。

克里斯蒂安很失望,在回家的路上思索着遗憾着。故事到这戛然而止。

影片整体基调充满魔幻色彩,借着文艺的外壳去批判中产人士的伪善,撕下现代文明的外衣。

他们道貌岸然,口口声声呼吁呐喊彼此间要关爱信任,面对弱势群体有困难时的袖手旁观,面对不是同一阶层人表现出的利己主义,其冷漠自私直击观众灵魂。

最妙的是,影片用方形这一概念折射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信任危机,方形本是电影中展览的项目,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教育宣传人们要平等关爱。

克里斯蒂安之流一再强调这是一个充满关怀与信任的避难所,方块之内,我们同权同责。

但是实质上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与互助精神,社会在自私与自保中发酵着一场场危机。

那些所谓的善良理解似乎更多是一种敷衍的口号,社会的世态炎凉早让人们愈发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忘记了人性中的善念与道德,可悲的是将现代人情感分裂的同时,却不知反思与自赎。

电影就好像一把刀子,直面现实,捅得我们鲜血淋淋。

当然如果说电影到这用极富张力的段落和情绪表现了中产阶级的伪善,那距离金棕榈大奖当然还不够。

影片最精彩也是最经典的部分就是那场宴会上模仿大猩猩的行为艺术表演。

大猩猩入场之前,有声音对宾客提示:“这是一个假想的森林,会有危险发生,请大家按照森林法则求生。

模仿大猩猩的表演者先是用猎奇犀利的眼神看着大家,时不时骚扰各位甚至越来越暴力。

直到他看到一位漂亮女士,粗暴地拉着她扔在地上,予以强暴,女士以发出歇斯底里的哭喊救命声,而大家此时都是敢怒不敢言,为了明哲保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每个人的沉默造就了大猩猩的愈发猖狂。

在他拼命撕扯人家裙子时,有位老绅士终于忍无可忍并出手相救,这时其他所谓的社会名流才一拥而上,也跟风来了几拳,显示出自己的正义高尚。

也许我们在看完电影后也会指责那些人的冷漠和见死不救,但是希望我们不再是那其中一个。好了电影介绍到这,喜欢的朋友可以找来看!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