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咱家有钱了“让全网破防,故事的真假已不重要

 晴三爷 2020-09-28



大家好,今天首条恰饭,这里是平常的首条。沉思录今天很不容易的接到了回大品牌广告,大家可以看下首条帮我们贡献下阅读量~~感谢。下面是正文。


最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各大社区、群聊都被“哥,咱家有钱了”这句话刷屏了,这个梗来自“抗压背锅吧”的楼主发的求助帖。帖子的内容可以大致概括为:这老哥有困惑向诸位网友寻求意见,他对象家里问他要50万彩礼,老哥的父母为了助他结婚,卖掉了房子,有150w活期存款可以供使用,妹妹发来私信“哥,咱家有钱了”,戳中网友泪点。事后老哥发觉这事不妥,但不想就此结束感情。最终被网友骂了2万多楼后幡然醒悟。


但房子也卖了啊老哥……



不得不承认,两性情感话题,婚恋生育话题,一直都是流量的巨头,一旦切中了当下普遍的焦虑心态,不管是真是假,总是能起到恐怖的传播效果。对比之下键政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中美关系之类的,可能还不及人家的零头,这也造成小编辛苦写稿,最终用爱发电一场,而咪蒙体和后咪蒙时代的田园综合体经久不衰。


事后,原贴楼主发帖声称是在钓鱼,网友用来戳自己心破防的、甘愿为哥哥娶妻而牺牲的纯良妹妹并不存在,换个角度说,这种压榨女儿的经济投资去给儿子娶媳妇的行为,根本不值得戳泪点。


即使是钓鱼,不妨碍讨论鱼饵的质量,河水的性质,以及捞鱼可不可持续的问题。


先说鱼饵,这鱼饵的广谱性较强,各种男女对立、生殖焦虑的含量均衡,可以调配出理想的舆论状态。这种鱼饵,几乎是渔友不二的选择。



再说河水。彩礼无疑是封建父权糟粕,是妇女解放的反面,但需要明白,现如今的彩礼已经无法买断女性人身自由,无忌惮地家暴,让女性做牛做马。想倒车再倒车回到这样的女权地狱,挡位不够。


在有些地方呢,存留的仅仅是礼俗,即男方出彩礼,女方出嫁妆,这一种形式相对被诟病的少,可能是因为彩礼和嫁妆是等价的,大家都体面。


而当下被诟病的彩礼文化,更多的是男方支付价格,或支付一套房产,给女方父母以求换取一套法律上的婚姻关系以及子宫。这看着像是卖女儿,实际上女性的人身自由并未受到太多限制,事后关系破裂可离婚,这是典型的市场交易法则,符合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但是披着封建形式的外皮,为了发表称呼这一文化形态,我们姑且叫做封资结合体。



那么这样的彩礼逻辑是怎么发生的?


上一辈的农村人重男轻女不是没有根据的,除了男性能继承冠姓并延续香火,一个事实是改开以来农村男女出生性别比例失衡重新出现,重要原因是农村实践中包括宅基地/田地分割等活动仍然是广泛按照男丁人头在分。上一辈们用乡镇卫生院的b超打掉女婴,造成如今男女比例的失衡,且这种男女失衡还有延续。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市场竞争机制出来平衡,回馈生出来的儿子。


这时候全社会都要吞咽小农思维里重男轻女的恶果,但目前看来,大家好像还没有革除这种陋习的动力,其中便是默认了男性经济上存在优势(而现实是男性未必存在什么经济优势),是验货方,而女性虽然是被卖方,但人身束缚少了,也会默认彩礼是对自身婚姻自由的交易保障。可见,市场逻辑下,很多时候人们反对的不是彩礼这种糟粕本身,而是反对自己出不起的彩礼。


这套市场机制搭建好了,男男女女可凭这个交易平台上讨价还价,很像买鱼的等着跟鱼贩说,你这鱼都翻肚皮了,快收摊了,早点降价处理吧。在知乎上,这几年出现了大量贬低“大龄剩女”的言论,强调最佳生育年龄,给女性按照年龄划分三六九等;微博上,很多女性博主裹挟女性议题,很容易指向男性中的底层,比如屌丝不配婚恋,某种程度上,也是抬高女性在交易中的估价。


一个想出价,一个想抬价,怎么看都是天生一对,又总是互相不对付,怎么办?不如一起割韭菜吧,最终形成“鸡贼男”和“田园女”的极化收割趋势。男女往往想证明对方如何坏蠢,自己如何无辜。


从中我们也能看出,部分出身乡镇的、小地方的男性的婚恋生殖焦虑显然更重,更紧迫,他们更多的从父辈那里继承了一些传宗接代的思想,也继承了父权和菲勒斯驱动作为工具人宿命,但很多观念本身和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是脱节的。



基层婚恋的另一个困境——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困境,但对于精准扶贫事业是有影响的,是农村适龄女性大幅度减少——她们不愿意回农村了。


大家不妨去“农村大量光棍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下多看看,会发现在基层的单身女性的生存处境有多更恶劣,生存惶恐是有多严重。女性为了保护自己,本能地希望通过阶级和城乡的筛选,来避免直观上的父权侵害。


明显的一点就是农村小城镇的出身的女性更有迁徙的意向,宁愿跑出去打工也不愿回农村,因为地方越小,越逼仄,直观的男权和熟人社会的所缔结的封资结合体对女性有着更多的不宽容。


这种筛选机制是造成村镇单身男性多,城市单身女性多现象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样筛选能不能避祸父权?城市资本主义社会的就业市场存不存在隐性的性别歧视?男性的父权指数和他的阶级或者教育程度有多少关系呢?精英男性也有性别歧视入骨的无药可救的那种,只不过,越往上流动的男性越少,而底层男性基数大,大家又都是中底层,互相打照面的机会多。


但至少直观上,女性不用去面对封资结合体的龃龉。


现在的状况是,处于网络对垒中的两性,他们阶级上差距不大,但在物理空间上是相互隔绝的,因此就不需要温良恭俭让。女性能够发表不婚言论,而部分男性看到女性讨论冠姓权或者发表不婚不育保平安的言论时,总是压抑不住有股无名火想去痛斥女拳。如果自己的台面镇不住,那就上升到民族存亡的问题上。


客观地讲,女性的不婚不育的选择,是需要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形态来保障的。在这里,不会有七姑八姨在背后戳戳点点,不会有人告诉你生育才是女性的第一价值。职场上实现价值的女性比比皆是。还有一套便捷的城市服务产业召之即来,女性不需要伴侣也能活得不错,而婚姻和育儿会迅速拉低生活水准。另一方面,一线的职场环境本身就不允许女生往这方面想,从应聘到晋升,婚育都是自身发展的绊脚石,即使你说自己是丁克,资本家能信多少呢?由此我们知道,不婚不育(尤其是不育)的趋向本身是适应都市社会这样一个生产形态的。


既然一二线的女同志先觉醒了,那么男同志也得跟上,不能像《最美逆行者》那样,把女同志都当落后分子,活该被骂。于是男同志们有了租ji青一这套说法,读起来倒是朗朗上口——不过这只能停留在口嗨阶段,诚然租房是青年的命,后者就有违社会主义价值观,私以为,是行不通的,但这恰好说明,底层青年男女,要想在大都市生存下去,需要革除父权残留,否则包袱过重,有损身心健康。


ps.革除父权残留,不是让人当渣男渣女,而是青年们要勇于探索与都市社会相适宜、基于平等原则的新型亲密关系。


往下走是封资结合体的文化形态,往上走是大都市以不生育作为抵抗的形态,而中间的三四五线不得不承担起维持结婚率、生育率不太难看的重担。这些地方的社会主义残留相对来说没有消耗殆尽,这里没有被快节奏的资本流动冲刷那么剧烈,有父母退休双职工,转移支付供养的公事单位,结婚生育并不困难,随着东南沿海的沈万三们掌握话语权,转移支付被诟病,中间地带的福利去向未可知。



我知道很多人对于青年不想结婚、生育率下滑这些问题很敏感——如果面对不想结婚这个现象只需要克服感叹“人心不古”的保守病的话,工薪阶层、中产预备队们对生育率的低迷则是抱有深深的恐惧,这好理解,我们这代年轻人老老实实渡让一部分剩余价值给老一辈当养老金,眼看着自己就享受不到了。


到80后那代退休年龄必须推迟,否则年轻人交上来的养老金将不足以支付到时庞大的老年人口——这无非说明靠剥削年轻人、靠人口存量的盘活经济的模式,本身是资本主义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照这个趋势下去,二十年后的年轻人未必想入关,但是8、90后的中产们必须在五十岁那会入关,这是关乎切身利益问题。


最后,对那些待价而沽的男女们,让我们复读高人的一句话:你的婚恋、基因延续有没有出路不重要,反正中华民族必须得有出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