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夺冠》上映:郎平是一个好教练,更是一个斯坦福大学高材生的好妈妈

 优家教育 2020-09-28

前两天《夺冠》上映,第一批观众对它的评论是“燃”和“催泪”。

这部电影从年初开始盼,因为疫情上映日期不断后延,这一次观众真真实实过了一把女排瘾,中国人40年来对女排的情结,一次得到释放。

   图片来源电影《夺冠》

影片中巩俐对中年郎平的“基因还原”自不必说,张口第一句,只听声音就已经是“郎指导”了。

更让观众眼前一亮的是青年郎平的扮演者,她的眼神、表情、走路姿势、弓背弧度,球场上目光的坚毅,扣杀时的稳、准、狠……

  图片来源电影《夺冠》

她没有在演,她就是郎平!

饰演这个角色的不是别人,正是郎平的28岁的女儿白浪(lydia Bai)。

郎平女儿是真实出演吗?她在做什么,也打排球吗?

白浪打过排球,但她更亮眼的身份是斯坦福大学的高材生,现在在一家著名的投资银行担任投资分析师。

郎平这个名字,早已成为国民偶像,然而赛场上“杀伐果断”的郎平,赛场下其实是在女儿整个童年几乎缺席的母亲。

郎平和白浪母女的故事,一路“跌宕起伏”,值得父母好好读一读。

01

“铁榔头”也有软肋

媒体曾有篇报道,标题是“郎平到底有几个女儿?”

在任何平台搜索“郎平”这两个字,我们看到的通常都是这样的画面——

  图片来源北京卫视

她常常一边流着泪拥抱队员,一边轻声在耳边嘱托:“你今天表现得很好,很勇敢。要记住今天的心情。”

影片中郎平让朱婷吃蛋白粉的情节是真事,但不是组织派发的,是她自费给队员买的。

郎平把女排队员们视作自己的孩子,像妈妈那样时刻关注她们的身体和情绪,春节还不忘给“女儿们”发红包。

  图片来源微博@郎平

她有一群女儿,更是培养出朱婷、惠若琪、张常宁等新生代女排名将。

但真正嫡亲的女儿,只有白浪一个。

这个女儿也是她亏欠最多一个。

1992年白浪出生在美国,父亲白帆是前手球运动员,本来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却因为郎平常年需要离开美国带队执教,聚少离多的生活,最终让这段婚姻划上了句点。

 图片来源北京卫视

1995年,郎平受国家体育局领导力邀回国任女排主教练,那个时候女儿只有2岁多。

一次次临危受命,一次次为国出战,即便郎平利用一切时间飞回美国陪女儿,但这样的日子也十分有限。

  图片来源北京卫视

哪个孩子不希望一起床就有妈妈在身边,一次6岁的白浪说:“咱们家门口有个麦当劳,你能去那儿工作吗?”

郎平告诉女儿:

浪浪,妈妈的漂亮,是因为浪浪,还因为有排球。排球对妈妈的需要,太多球迷对妈妈的期望,使妈妈难以断然离开中国球场……

1998年,郎平回国执教。

自己在国内,女儿在美国,很多时候母女通话时已经是晚上,白浪舍不得妈妈关视频,就一边开着视频一边写作业,一边看妈妈睡觉。对女儿来说,听妈妈打呼噜,也是一种享受。

 图片来源北京卫视

影片里最难受的一场比赛,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对阵美国女排,彼时郎平是美国队主教练,美国队赢得了比赛,陈忠和说了一句:就算中国女排输了球,被骂的也只有你(郎平)。

比赛结束很多人骂郎平“汉奸”,却不知道,当时郎平接受美国国家队的邀请,是因为女儿。

02

融入孩子的世界

那个时候白浪12岁,一个赛季4年,4年后女儿已经16岁,一个快成年的少女再不需要妈妈的陪伴,她不能再缺席。

郎平在自传里说:

我努力做个贤妻良母,我热爱生活,我对生活尽到责任了。

但生活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对和错所能概括的。

你尽力了,也未必能使生活美满如意,这比打球难多了。

  

她是地球上最会打排球的女人,但做母亲,郎平有遗憾,也在尽力弥补。

刚执教美国队,郎平的方法是很传统的“中国家长式”,甚至指着队员说:“你们不要脸可以,我可不想丢人现眼!现在,你们都给我出去,绕着场地跑20圈!”结果球员集体不辞而别,是白浪告诉她:

“平等、自由、快乐”乃是凝聚力的全部秘密。

于是,郎平老沉着的脸换成了笑脸,还主动邀请当时美国女排队员到她家里吃饺子。

从那时开始,郎平开始放下身段,和女儿真心做朋友,有空就带她看球赛,主动参加女儿同学的party,平常训练中,跟着女儿打游戏,学唱女儿偶像的歌曲。

后来郎平微博的画风变得很可爱,最经常出现的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去看女儿,以及和女儿的互动。


  图片来源微博@郎平

先是郎平微博秀“恩爱”:

出发里约,收拾行装。白浪托姨妈给妈妈准备了爱心随身包,想得很周到。


图片来源微博@郎平

后是白浪担心妈妈吃不好,飞奔里约,借用当地的场地亲自给妈妈炒俩家常菜。


图片来源微博@白浪

母女俩在一起,永远是笑口常开,严肃教练秒变贴心妈咪。和小朋友大朋友聚会的这一声“亲”,郎教练秒变90后有木有?

图片来源微博@郎平

从不缺席女儿的重要日子:毕业典礼,生日…

2014年6月,郎平在个人微博里贴了一组照片,内容是当时郎平前往斯坦福大学出席其女儿毕业典礼的照片。

郎平在微博里写道:“利用周末打飞的前往旧金山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时光飞逝,过去的四年大学生活中女儿独立、坚持、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在斯坦福的学业。妈妈为她骄傲,更祝福她一路美好前程。” 

字里行间,对女儿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图片来源微博@郎平

从不因离婚而影响白浪的父女感情。多少年来,面对无数人对于他们离婚原因的猜测,两个人也保持高度一致地缄默。


白浪与父亲白帆合影

03

为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最开始,出演《夺冠》白浪是拒绝的:自己不是专业演员,扮演家喻户晓的妈妈,实在太难了。

在郎平的两次鼓励下,她才慎重接下了这个角色。

为了达到郎平年轻时偏瘦的体型,白浪在一个月内瘦了30斤!

拍完电影,白浪在微博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图片来源微博@白浪
我妈妈从来没给我讲过她年轻时候的故事。

感谢电影中国女排给我机会饰演年轻时的妈妈,我终于知道了她和她的姐妹年轻时多苦、多棒!

 
而没有全程陪伴孩子成长,也没有鸡血推娃、严格要求女儿的郎妈妈,是如何将女儿培养成一位乐观开朗、优秀上进的好姑娘?
或许,郎平身上那种不服输的精神,敢于在低谷挫折中逆袭的勇气,始终对体育事业的执着坚持,就是最好的教育榜样。

图片来源微博@郎平

1986年,郎平作为国家队成员退役后,放着已拟好的官职不要,想着如何进一步提升自我。

她先去北京师范大学学了半年英语,次年自费赴美留学。带着全部身家三四百美元,从一个光环加持的世界冠军,变成流落异乡的穷酸留学生。

这份落差,并没有让郎平退缩。

郎平曾在自己的传记中写道:“在海外八年的生活经历,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在地上了,踩得很踏实…我不会再受外界干扰,去计较别人会怎么看我。我竭尽全力,也敢于自我挑战,这不也是一种成功?”    

图片来源微博@郎平
她对自己的选择有着坚定的信念——“世界冠军”只说明过去,而一旦从女排的队伍中退下来,我什么都不是,我得重新学习本领,我得重新开始生活,必须把自己看成“一无所有”。
郎平身上那股不服输、死磕到底的劲儿,也直接“传染”给了朝夕相处的队员。
1995年,郎平接手青黄不接、新老交替的中国女排,从一支慢慢退居为二流的队伍,一路披荆斩棘,重回世界强队梯队,在1998年获得亚运会冠军。
2012年,中国女排在一次国际比赛中,接连输给日本、韩国、泰国,从曾经的冠军宝座,陷入困境。她再次临危受命,担任国家队主教练。
郎平回到中国,辞去了年薪丰厚的美国队教练职位,接手了中国队。她开始重新组织队伍,制定训练方法,一切从零开始。
因为老伤加新伤,郎平不能长久站立,但她仍坚持每天训练结束后,帮助球员加练;腰伤复发时,她就裹上两根腰带,一条固定,一条震动按摩腰部来缓解;腿伤复发,就一边吃药,一边坚持。

图片来源微博@郎平


她的队员们,深受郎导鼓励,咬牙坚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世界杯上,中国女排时隔11年,再次捧回了世界大赛冠军,并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绝地反击,时隔12年重夺奥运金牌。
奥运会夺冠时刻
尽管在球场上以强悍、严格著称,郎平从来不避讳展露自己柔软的一面。
她曾为了女排放弃了很多东西,包括爱情、安稳的生活,也努力地在体育事业和家庭间,做好平衡。
在自传中,她说:“我努力做个贤妻良母,我热爱生活,我对生活尽到责任了。但生活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对和错所能概括的。你尽力了,也未必能使生活美满如意,这比打球难多了。”
虽然陪伴有限,虽然也有遗憾,但作为一个母亲,郎平已经竭尽所能,交出了自己最好的答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