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苏记】杭州龙井辩才:复过虎溪

 真友书屋 2020-09-28
东坡在杭州期间,与僧人多有交往,其中辩才法师乃是他颇为敬重的一位。辩才圆寂后,东坡命苏辙撰写了《龙井辩才法师塔碑》,东坡也写了篇《祭龙井辩才文》,此文的前半部分为:

呜呼!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相攻。我见大海,西北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虽大法师,自戒定通。律无持破,垢净皆空。讲无辩讷,事理皆融。如不动山,如常撞钟。如一月水,如万窍风。八十一年,生虽有终。

东坡讲述了儒学与释道两家的区别,同时又称佛教中禅宗与律宗在观念上的不同,但在东坡看来,各种观念有如百川归海,终究会汇在一起,他以此来形容辩才法师打通三界,真正做到了事理皆融。辩才在世寿81岁时无疾而终,失去这样一位睿智的朋友,让东坡感慨“山无此老,去将安从。”

而今辩才以茶闻名


关于辩才法师的生平事迹,胡晓明根据汪孟鋗《龙井见闻录》等史料,经考证撰写出《宋辩才法师年谱》。此年谱从辩才1岁写起,直至其81岁圆寂,此谱多引用苏辙《龙井辩才法师塔碑》中的所载,例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辩才出生时的奇特现象:

家世喜为善。客有过其乡者,指其居以语人曰:是有佳气郁郁上腾,当生奇男子。师生而左肩肉起如袈裟条,八十一日乃灭。其伯祖父叹曰:是宿世沙门也,慎毋夺其愿,长使事佛。八十一者,殆其算也。及师之终,实八十有一。


辩才家族一向乐善好施,故有人看出其家上空有一团奇气,肯定这里必生出奇男子。辩才出生时,左肩上有袈裟条痕,81天后方消失。辩才的伯祖父感叹说,看来这孩子定然是沙门中人物,他劝解辩才的父母不要违其所愿,并预言说这孩子有81年世寿。

辩才舍利塔


辩才在10岁时出家,16岁受具足戒,18岁拜慈云为师,慈云圆寂后,辩才又拜明智韶为师。苏辙在《塔碑》中记述:

韶尝讲《摩诃止观》至方便五缘,曰:“《净名》所谓以一食于一切,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此一方便也。”师闻之悟曰:“今乃知色声香味,皆具第一义谛。”因泪下如雨,由此遇物,中无疑矣。尝梦与其同门友元素入一寺曰“妙乐”,有僧出,师问之曰:“此非荆溪尊者制《法华文句记》处耶?”曰:“然。”师访以尊者遗像,相与至东阁,见一梵僧趺坐不动,容貌甚伟,谓师曰:“我,汝过去师也,当为我作礼。”师拜,已而觉,忽若有得。年二十五,恩赐紫衣及辩才号。

正是明智韶的讲解,让辩才得以开悟,后来他梦到了天台宗湛然法师,这让他更加勤勉修行。辩才25岁时,朝廷恩赐紫衣,同时赐号辩才,然元释念常在《佛祖历代通载》中称:“代讲十五年,杭守吕臻请住大悲阁,严设戒律,其徒畏爱,臻为请锡紫衣辩才之号。”

两塔并立


此处说乃是杭州太守吕臻请辩才住持大悲阁,吕臻将辩才严守戒律之行报告给朝廷,故而有了赐衣赐号之事。辩才既然讲授15年后方有此赐,那么加上25年,他当为40岁。胡晓明认为《能载》所记有误。

关于东坡与辩才的初次见面,胡晓明认为时间是在宋神宗熙宁六年,辩才63岁时,故将东坡所撰《赠上天竺辩才师》一诗系于此年: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
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
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
坐令一都会,男女礼白足。
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
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
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
乃知戒律中,妙用谢羁束。
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

东坡在诗中讲到钱塘有许多佛寺,以天竺最盛,天竺寺内有位老法师其瘦无比,他就是辩才法师。接着东坡写到自己有个儿子个子很高,颇像东坡的经学家贾逵,看上去聪明异常,然而这孩子4岁时还不会走路。东坡将此子带到辩才身边,辩才给这个小孩子摸顶,很快他就能像鹿一样的欢快奔跑。

辩才看上去颇为年轻


这段描述太神奇了,颇让人觉得有夸张之嫌,然苏辙在为辩才所写的《塔碑》中亦载此事:“予兄子瞻中子迨,生三年不能行,请师为落发,磨顶祝之,不数日能行如他儿。”

苏辙直接点出这位幼年不会行走的孩子乃是苏轼的二儿子苏迨,只是苏辙所说苏迨不能行走的年龄是三岁,而苏辙说是四岁,胡晓明认为四年为对。且不论这一年之差,苏辙所记更为详细,他说哥哥把苏迨带到了辩才身边,并请为其落发,也就是拜辩才为师。辩才为其磨顶,几天之后,苏迨就像其他同龄的孩子那样能够行走了。

关于辩才的奇异之处,秦观在《录龙井辩才事》中还有如下记载:熙宁九年,秀州嘉兴县令陶彖儿子得怪病,陶彖花了许多钱都没有治好。辩才法师到秀州时为此子治病,此子果然得以康复。秦观详细记录了治病的经过,同时说:“予闻其事久矣,元丰二年见辩才于龙井山,问之信然。”

东坡与辩才在交谈


看来这个故事流传甚广,秦观说他早就听到过,元丰二年,秦观到龙井山见辩才时问到这件事,辩才承认确有此事。也许正是辩才有如此之神通,方令东坡对其另眼相看吧。

东坡与辩才交往的故事,被后世引用最多者乃是一首五言诗,东坡在此诗的诗题中写道:“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远公复过虎溪矣。’辩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曰过溪,亦曰二老,谨次辩才韵赋诗一首。”

辩才亭对联


通过苏辙所撰《塔碑》,可以了解到辩才因德高望重而受到其他僧人的排挤,后来他还是隐居在了龙井寺。在辩才79岁那一年,苏轼前往龙井寺看望他,看来两人相谈甚欢,东坡离开时,辩才一直把东坡送到了凤凰岭。而以往辩才法师不会把朋友送出这么远,此次所为令身边人惊呼,这有如晋僧慧远在东林寺时的虎溪三笑故事。辩才也觉得很开心,于是他在附近修了一座过溪亭,此亭又名二老亭。《咸淳临安志》载:

坡仙至钱塘,特与辩才师为世外交,师归老龙井,坡为作《二老亭》诗,一时名胜,多与之游,瑰词藻翰,衣被泉石,至今枯槎断壁间,奕奕飞动。独少游记文,得元章书,二妙相辉,宜耀不朽,而寺失其传,好事者闷然不满。绍定己丑,得真迹于户书胡公槻,印以他米书不谬,每念镵之寺中,以苴放轶。一日语京尹赵公,公敛衽曰:“前贤之胜韵不续,寔遣吾邦羞,寺于何有?”亟访坚珉刻之,且捐钱百万,畀住山宗炳建楼植钟,新缁宇之敝,于是龙井之胜,若前贤之媺,如创见然。

小亭沿山而建


可见东坡与辩才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东坡为辩才所写之诗后来失传了,绍定年间,此真迹又再次出现,有人将刻石立在龙井寺,同时将该寺修缮一新。该文中所说的《记》,乃是秦观所撰《龙井记》,该记由米芾书写,均为一流大名家,难怪后人如此重视之。

宋元祐五年,辩才80岁时东坡与王瑜、张焘等人前往龙井为辩才庆寿,《咸淳临安志》载:“元祐庚午,辩才老师年始八十,道俗相庆,施千袈裟,饭千僧,七日而罢。眉山苏轼子瞻、洛阳王瑜中玉、安陆张璹金翁、九江周焘次元,来餽芗茗。”

崖壁上的介绍文字


然而转年,辩才就圆寂了。苏辙在《塔碑》中写到了辩才入化时的情形:“及其将化入室,燕坐谢宾客,止言语饮食,召其常与往来僧道潜,告之曰:‘吾西方业成,如是七日无魔,横右胁吉祥而逝,吾愿足矣。’至五日,出偈告众,七日奄然而寂.皆如其言。师度弟子若干人,四方学者不可以数计,颇能以其道教化吴越。”

辩才法师墓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老龙井村。2012年6月29日,我到老龙井村去找辩才法师的墓塔,打车前往此处,车停山脚下,而后沿着台阶一路上行。走到半山坡时,远远看到有一处仿古院落,在亭台的侧墙上有一块新刻之石,上书“龙井茶鼻祖辩才法师”。

登山台阶


拾阶而上即是舍利塔,上面刻着“辩才净公老和尚之塔”。苏辙在《塔碑》中说:“师姓徐,名元净,字无象,杭之於潜人。”故塔名有净公二字。该舍利塔乃是新近复制,正面塔名涂金,颇难辨识字迹。旁边还有一座舍利塔,其落款为“光绪癸巳”。

舍利塔后有一小亭,亭内是辩才的全身石雕像,辩才看上去颇为年轻,亭上的墓匾写着:辩才亭,沿此亭向左走二十余步,有辩才与苏东坡坐而论茶的石雕像,其身后岩石的平面上刻着辩才与苏东坡论茶的介绍文字。然上面没有谈到东坡请辩才为其子苏迨治病的事。

仿古建筑

沿上山之路不断有人在推销龙井茶,我向一个老先生问路,他警惕地向四周看看,问我你是北方人吧,我称是,他凑到我耳边压低声音说这儿的龙井茶都是假的,千万别买。我听你说话是北方口音,特地告诉你,怕你上当。我谢过他的好意,同时告诉老先生自己是来访辩才,不是来买茶的。然在这一带展眼望去,来的都是买茶人,并无游客来瞻仰一下东坡与辩才的雕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