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的“丁戊奇荒”有多可怕?人按斤卖,年轻女子不值千文

 火天大有_元_享 2020-09-29
原创 阿离讲历史 2020-06-05 14:41:12

引言

天灾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无法避免的,古时人们把灾祸归结于上天,认为是上天的怒火给世间带来不幸,不仅使人们本就困难的生活变得水深火热,而且激发了平日里隐藏在繁华糖衣下苦涩的社会矛盾。

一、"丁戊奇荒"它带着死神走来了

元末明末,天灾频发,同时带来了大规模的暴动将朝代引向了末尾,在起义的红巾军队伍里,藏着未来的大明皇帝朱元璋,跟随农民一起的李自成打下了紫禁城,打开了历史新的篇章。

清朝末期,有些这样一次饥荒,名叫"丁戊奇荒"。历时之长,规模之大,十分罕见。这场灾难一爆发便快速席卷全国,一千多万人在饥饿中丧生,两千多难民流离失所,奔走他乡,这场噩梦围绕在清王朝眉头直到四年后才宣告结束。

晚清的“丁戊奇荒”有多可怕?人按斤卖,年轻女子不值千文

丁戊奇荒又被叫做晋豫奇荒、晋豫大饥,发生在1875与1879之间,那时年仅四岁的光绪帝还不谙世事,实际权利掌握在两宫皇后手里,皇帝总有一天要长大,权利迟早有一天要交还出去,慈禧太后又怎能如此善罢甘休?此是内忧。

同时西方那些饥饿的血盆大口早已对富饶的东方大地这块大肥肉虎视眈眈,清政府不得不提前做准备开展了应对西方列强的洋务运动,此为外患,可以说现在就是清朝乃至中国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而就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夹击下,饥荒爆发了。

一场史上罕见的特大灾害席卷而来,刚开始是北方出现了干旱,秋天后,本该迎来丰收庆祝收获的时节却在干旱的影响下颗粒无收。山西一带灾民大量涌入蒙古,形成"走西口"的奇观。 然而祸不单行,而后干旱不断没有缓解,蝗虫铺天盖地得席卷着仅存的庄稼,本就不多的粮食所剩无几。

晚清的“丁戊奇荒”有多可怕?人按斤卖,年轻女子不值千文

清朝末期苛捐杂税繁多,在农业整体呈下滑趋势的同时,税收却没有跟随它一起减少,所以即便是在丰收年中人们也很难维持温饱,何况是这样的天灾下,普通百姓如何自保?

灾民们为了能够苟得一息尚存,有的拿石子磨成粉,和成面来充饥。有的去挖观音土来吃,把这些东西填入肚中,又能存活多久呢?很快便腹破肠摧,离开人世。

二、同类相食,人间炼狱

旱情是无情,不会因为谁的死而停止,当所有食物都被吃完的时候,饥饿袭来,在想要存活下去的欲望战胜理智的时候,"人食人"的惨剧便发生了。饥荒第三年的冬天,若是你这时前往重灾区山西观察,会发现人食人已经再平常不过了。吃人肉、卖人肉,把人放在案板上称斤算两。年轻女子卖不到一千文。天灾,早已把人间变为炼狱!

晚清的“丁戊奇荒”有多可怕?人按斤卖,年轻女子不值千文

饥饿难耐的百姓早已失去了人的尊严,更别提那不值一钱的道德与善良,在饥饿年轻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只有填饱肚子是真的。他们组织武装,竖起旗帜组建了砍刀会,用武力去抢夺别人的粮食,他们说"王法难犯,饥饿难当",似乎这样就能摆脱内心负罪感的束缚。

清政府此时也不得不重视起来,一边开设赈灾粥厂,一边收容灾民。李鸿章下令在冬天过后,给灾民发放路费和稻种,准备春天的播种。

晚清的“丁戊奇荒”有多可怕?人按斤卖,年轻女子不值千文

另一方面,绅商和普通百姓也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南方人民很快筹集到了一笔巨款,发放到灾民手中,虽杯水车薪,但真情可见。一时之间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在人们共同的努力下,旱情也逐渐缓解,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现,然而这时,一场大规模的瘟疫爆发了。河南作为最严重的省份几乎十人九病,山西百姓在瘟疫后所存达十之七八。

晚清的“丁戊奇荒”有多可怕?人按斤卖,年轻女子不值千文

在经历过这重重打击过后,老天似乎还不满意,又给这片受苦受难的大陆,这群受苦受难的人们一场二百多年没有见到过的,强度高达八级的大地震。在那之后,天灾总算平息了下来,以带走了数以万计的生命的代价给了人们一个喘息的机会。

结语

灾难终究都会过去,有的甚至会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如缕轻烟飘过,有的人可能对这场灾难知之甚少,但是啊,它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历史中,何为历史呢?不过前人行车时车轴压过泥路留下的印记,错综复杂得向远方蔓延开来。跟着这些印记,我们能从中学到许多经验和教训,从历史中知荣辱,辨是非。

参考文献

《中国通史》

《正说清朝十二帝》

《清实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