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地闲夫 2020-09-29

众里寻她曾相识

《论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一次,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句话,凭着它就能够终身实践而不改呢?孔子略想了一下,然后说,恐怕就是恕了吧!

什么是恕呢,就是将心比心,凡事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据说法国在制定宪法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也曾用来作为参照。可见,'恕'是跨越时空的普遍真理,是儒家学说几千年来的立教之本。

'恕'到了完美的程度就是仁。

毁誉不动心 当做试金石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的毁谤和赞誉都不放在心上,那么又有谁能以毁誉来动摇我的心境呢?

然而毁誉之辞,对一个人的人格修养不是没有用的,如果遇到有人赞誉自己,那正好将它当作试金石,问问自己是否真正地与之相符。

还有,老百姓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试金石,之所以有了这块宝石,尧、舜、禹三代依靠它在大道上直道而行。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孔子说,我还算幸运的,能看到一些古代残缺的文史资料。史料就好比良马可以载人行道,但是由于人们不重视史料的价值,就好像主人不珍惜自己的乘骑,随随便便将它借给了别人,很快的使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亡失掉了。

孔子认为文献史料非常重要,保护文史资料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主要是取决于人们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我们都知道,美国才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他们非常珍视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一件只有上百年甚至几十年的东西,就会把它当作文物妥善地保存起来。与之相比,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方面是做的还远远不够。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认为,说大话、空话、假话、套话、顺风话等等'巧言',会扰乱人们本有的美好德性。

《说文解字》:忍,能也。'小不忍,则乱大谋',是说大事是由无数小事积聚而成的,平时哪怕是一句话、一个举止行为都直接关系到大事的整个过程,如能在小事上、细节上做到位,往往就能决定一桩大事的成功。

另一层意思是说,做事首先要有决心,为了成就大事业,就必须能放弃一些个人的利益得失,能忍耐自身的一些不愉快、甚至痛苦。

凡事要有主见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凡事要尊重客观事实,多作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有主见。真理有时往往在少数人那里,所以,不可一昧地随大流,顺风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