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匡天龙《我的那缕乡愁,魂牵梦萦》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0-09-29

匡天龙《我的那缕乡愁,魂牵梦萦》

故乡袅袅的炊烟

匡天龙/文

清晨走到颐和园南门的船营村时,突然被从树林里飘出的炊烟惊住了脚步:多么亲切的炊烟啊!我似乎很多年不见了,她缥缈似梦,此刻让我不知道身在何处何时,恍惚让我回到了故乡。

故乡的炊烟是最早升起的一缕温暖。每当冬夜里鸡叫过三遍,母亲便起身点亮煤油灯,为去集市卖菜的父亲做一点面汤。擀面杖响起时,炕炉子也点燃了,那一道蹿出烟囱的炊烟,慢慢氤氲覆盖在故乡的池塘、树林上空,升腾起乡村的第一缕炊烟。

父亲要早早地起床,把自留地里秋天种的菠菜、芫荽等蔬菜送到八里之外的天宝集,或者六里之外的宫里集,或者十六里之外的楼德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卖掉赶回家来。赶集卖掉蔬菜,是为了补给一个个长大的孩子们上学的费用。

麦苗上的霜,沟沟坎坎中的雪,河沟里厚厚的冰,漫天的星光,增加着冬天的寒冷。喝下一碗葱花和白菜炝锅的面汤,星光砭骨的寒夜也会温暖一些。半路上生产队的牛棚里燃烧的火光,让人知道今夜又有小牛犊降生了,喂牛的老人又是一夜守护着小牛犊,为这幼小的生命烤火取暖。一边的炉火上烧着沸腾的茶炊,父亲推着独轮车吱扭吱扭经过牛棚前时,打盹的老人也惊醒过来,叫住父亲喝上几杯热茶……故乡的炊烟是温馨的。

儿时,每当我们撒欢儿玩,就会不知道跑到了哪儿。慢慢笼罩下来的黄昏也没有打消我们的快乐。只有母亲的唤归声,和炊烟一样升起,我们才会来不及穿上鞋子,边跑边看屋顶上的炊烟,感到肚子已经饿得扁扁的。回家来不及洗手,就端起黑瓷大碗喝粥,玉米还是地瓜面的贴饼子也能美美地吃上三五个,吃得肚子圆鼓鼓的。后来我在外地读中学,有时候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远远地看见村庄周围的树林里弥漫的炊烟,那种思乡之情和接近故乡的感觉是如此迫切……故乡的炊烟是甜蜜的。

当兵离开了故乡,最想念的是故乡的炊烟。每一次离家前,母亲在低矮的柴火棚里给我煮鸡蛋或是炒花生米,我都蹲在母亲的身边。故乡炊烟飘满了四合院,炊烟的味道是呛人的。此刻,不知道我和母亲的泪水是被烟火呛出来的,还是母亲故意用烟火来掩饰心里的离别忧伤……故乡的炊烟是深情的。

如今我在外漂泊了二十几年,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离开故乡后再次回家探亲时,奶奶已经长眠在故乡的河边;看着我长大的老人们,每次回去都一个个消失,永远不能再和我蹲在墙角下聊天,已经阴阳两隔,冬日暖暖的墙根下显得有些落寞。这时我才体会到唐代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境……故乡的炊烟是如此让人揪心。

船营村的炊烟又袅袅地升起,是从故乡飘到了我寄居的地方?让我情思绵绵,如梦如幻。此刻,我也想变成一缕轻柔温馨的炊烟,飘在故乡的上空,浸染在故乡的树林和暮色里,沉醉在故乡的怀抱中。

家乡的茶

匡天龙/文

在家乡,解渴的水都称之为茶。

泡上茶叶是茶,白开水也是茶,加点红糖叫糖茶,添点生姜叫姜茶,就连开水壶都称茶瓶。茶是农人在田间地头的上乘佳饮,渴了、累了都要来几口。

抢收小麦的日子,我们会在清晨出发时带上一个烫有“劳动竞赛一等奖”的搪瓷缸和一盆满满的茶水放在麦田中央,说好只有割到麦田中间时才可以喝。秋老虎发威时,那一盆凉白开很快被晒成温水,可丝毫不减大家抢收的激情。父母的激情源自丰收的喜悦,而我只是指望着能够早点喝上那盆中的茶。

遗憾的是我至今都不知那茶的滋味。年少的我身体单薄,从来没有坚持到麦田中央。总是第一个宣布投降,然后找个理由灰溜溜地回家。当我长大时,借助机械的力量,收麦只需一根烟的功夫。这个遗憾注定无法弥补了。

麦田中劳作中的农人没有心境去品味茶的滋味,喝茶的唯一目的就是解渴。印象中父亲喝茶是仰面朝天,看得见那茶入口后在喉结处拐个弯,顺着食道,咕咚咕咚就落到胃中,片刻水杯便见底。没有啧啧品味,没有叹一声好茶,更没有赋诗一首的冲动,而是继续挥舞手中的镰刀。

去年年前,我给父亲带去一套茶具和一盒铁观音。泡上一壶,父亲抱着那壶茶喝了好多天,早没有了茶色茶香,还依然不换。我问父亲为什么不换茶叶,回答很简单:喝来喝去还是觉得白开水最有味儿。想起《茶论赋》中有云:“逍遥子问:‘茶有味乎?’苍山牧云答曰:‘茶有三味,一味沧桑,原生而浓烈;二味饱满,丰盈而甘甜;三味天高云淡,恬静而意远。’”家乡的茶细品来亦有三味。

家乡的茶原生而浓烈,骨子里透着农人的倔强。家乡故名“十八里空”,方圆十八里空无一人。来到这里的多是洪武赶散的盐民后代,也有废灶兴垦的江海遗民。是他们将那片荒草地变成了万顷的好良田,也是他们将那片盐碱地变成了苏东的新水乡。

家乡的茶丰盈而甘甜,刻画着农人们的生命印迹。家乡的茶里有着淡淡的海味,是咸的,也是苦的。父亲所说的“有味”,也许就是说的这淡淡的咸苦。操劳一生的农人们早已离不开这咸和苦,因为每一杯茶里都藏着自己年少时的风情故事,早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家乡的茶恬静而意远。只有生活过的人方能从这苦咸中读出这诗般的意境。茶里的咸源自一滴眼泪,茶里苦源自一生辛劳。只有劳动后的农人才会品味到茶里的那份天高云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