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好的企业都是相似的,质量管理差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各种不幸主要体现在质量部门的尴尬和无奈,本质上是质量管理的落后,企业的高层没有把质量管理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往往仅停留在喊口号层级,甚至有的企业质量管理还从属在生产部门。 总结对照一下吧,看看你的企业有哪些不幸吧。 NO1. 加班加点全数检验挑出的不合格品,被生产部签让步接受单让步接收了。 ○ 游戏规则的制定就已经让质检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 NO2. 外购件不符合图纸要求,品管却无权要求退货。 ○ 该供应商是生产主管的亲戚,无语! NO3. 生产计划中几乎没有检验的周期,每天的任务单上的产品几乎是还未装配的产品,每天都不能完成的任务,24H老化试验更是无从说起。 ○ 一切为了赶进度! NO4. 内部审核发放给相关部门的纠正措施单,基本是由品管部门自行填写完成。 ○ 跟ISO9000相关的永远是品管的独角戏! NO5. 纠正预防措施单,在改进会议中确定的进度在让责任部门签字时被划改,划改后依然延期,且没有任何执行的动向。 ○ 谁都说了不算,有困难就放一放! NO6. 不合格,下次不送了,爱要不要。 ○ 好牛的供应商! NO7. 对于不符合图纸要求的产品提交不合格报告,竟被认为是找事。 NO8. 高层要求贯彻ISO9000,而实际质量管理文件对于相关部门只是一纸空文,开会却不停讨论管理流程。 ○ 其实ISO9001实施的关键就是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 NO9. 新产品已经准备发货了才发现还没有检验标准类文件。 ○ 开发部也不知道开发流程,只知道事情很急! NO10. 明知道生产、采购做不到的公差要求,检验员如何执行。 ○公差还是应该根据实际能力和产品要求保持一个持续的改进! NO11. 维修了多次产品性能还是达不到要求,那就让步处理。 ○ 公司的成本意识让我们不能有报废! NO12. 年前确定采购的检验设备却因为资金问题被搁置。 ○ 检验能力的提升只能靠增加检验数量、检验时间。 NO13. 对于市场反馈的质量问题,解决的方案是加强检验。 ○ 没有质量成本意识,检验不合格已经成了废品,为了不浪费就让步,恶性循环吧! NO14. 打包工犯错,竟然让质检买单。 ○ 以为检验做好,就万事大吉了,出了问题先问检验! ...... 欢迎大家接龙总结。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