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经典电影解析——《放牛班的春天》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09-29

法国经典电影解析——《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是一种俚语称呼,意指成绩极不好的班级。因此,《放牛班的春天》则是指一个差等班级迎来了它的春天———一位德才兼备的好老师。老师名叫马修,是该影片的主人公,四五十来岁,孤身一人,怀才不遇,来到一所男子寄宿学校担任学监(旧时学校里监督、管理学生的人员。)。

面对一群桀骜不驯、爱搞恶作剧的男孩们,刚来学校没多久的马修自然也被捉弄了一番,但马修并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向蛮横无理的校长和管理员告状,更没有惩罚任何一位男孩,仅仅是警告了一回。性格温和的马修一开始便展现出了宽容大度的态度,与寄宿学校的冷漠、无情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暗示着一场“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

除了平时的工作,爱好音乐的马修在闲暇之时,也会作词作曲,甚至在学校组织合唱团,让所有学生都加入其中。虽然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但马修一直从未想过放弃。无论是面对哪一位顽劣的男孩,马修始终相信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鸟语花香的音乐世界,那处小世界不仅能拯救每一位“性本善”的孩子,也能为整个寄宿学校带来动人的歌声。

随着一天天的过去,马修组织的合唱团已初见成效,美妙的歌声响彻了整个学校。与此同时,男孩们善良纯真的心扉也被渐渐叩开,爽朗的笑声开始布满了所有角落。就连一向严厉的校长和管理员,也接受了马修的音乐,接受了孩子们的笑声,加入了马修和孩子们玩闹的队伍里。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学校突然被人放火,几乎烧毁了所有建筑。不过好在此前,马修私自带孩子们出了学校,去森林里玩耍,这才免于危难。但即使如此,失去了整个学校的校长还是将马修辞退了,原因是擅自带学生出校。

就在马修准备上车,离开学校时,学校里的一位小男孩,拿着行李,突然追了上来,并请求马修带他一起走。在电影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位小男孩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亲,但他又坚信,每周六他的父亲都会来学校借他回家,所以每周六小男孩都会早早地守在学校门口,哪怕从未如愿以偿。

面对小男孩的哀求,一开始,理性的马修并没有答应,说自己没有权力私自带人离开,并让小男孩回校。但小男孩迟迟不肯离去。就在汽车快要开远时,仁慈的马修还是让司机停下了车,然后立马抱起小男孩,一起乘车而去。值得一提的是,马修离开学校的那天,正好就是周六。

就不再剧透,还没看过的可以静静地在周末观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