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武术“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如何体现

 资天文化 2020-09-29

传统拳的训练是一个“节节后缩”的过程,由手及肘,由肘及肩,由肩及身,由大关节代替小关节去用力,慢慢的形成了用身体的整体劲力去克服身体局部阻力,形成整身合劲的状态。功力增长的过程,也是身体不断整合的过程,从身体外形动作来看,动作幅度越来越小,最后要求做到“以内带外”,用“内脏”带动“躯干”,躯干带动“肢节”运动

站桩

我们所看到的“站桩”的练功方式,同样遵循这种规律,关节的撑拔,骨缝的开合,大筋的由弱变强,最后产生整体合劲,从原理上来讲,都是一致的,都属于“撑筋拔骨”的过程当功夫练到一定层次,从发动到打击是没有预动的,瞬间完成,非常的高效,并且功力越深,表现出来的动作就越小,但是打到人的身上,劲力却非常大,看似轻松的一击,能够让人感觉到透骨的痛。

传统武术

传统拳的魅力就是这样的,练到这个程度,训练也变得非常简单,因为骨节都开了,大筋都连了,内脏与神经反射衔接了,即使看似不起眼的散步,同样可以是练功的过程,走走路就可以起到效果,一圈走下来,浑身通透,拳谱中说,“把人练没了”估计就是这种感觉,人跟大自然融为一体,每一下呼吸都变得格外清晰。筋骨好的人,时常会像猫一样,软软的感觉,一旦发动起来,又威力十足,走起路来,喜欢慢悠悠的,但每一步却又非常的踏实,如同碾过路面一般。拳谱中对于发劲的描述:“起于腿、蓄于腰、转于背,出于手”,通过这样的发劲模式将劲力集于点。

练拳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身备五弓”,简单讲就是将“胯与脊”作为发劲的根源,通过其它“四弓”的配合,形成整体的“弓弹”劲。这种发劲模式,很好的将腿部解放出来,可以做到“手脚同步”打击,对于传统拳以贴身近靠的打击方式,“五弓齐发”是非常有优势的。传统武术的表现方式丰富,打击的部位也多,“头、肩、肘、手、胯、膝、足”同步打击,每次的攻击都会保持两到三个攻击点,且变换极快。

身备五弓

真正能够掌握到这种方式,实战能力可以陡增。对于体格不是很强壮但又很喜欢实战的人群来讲,掌握这种独特的打击模式是非常好的弥补,同时又更加能够融入生活,做到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利于普及的技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