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训练只有做到这三个结合,训练方能有效

 立恒语文 2020-09-29

  

高考作文训练是高考语文复习中的重头戏之一。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好像都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高考作文训练,但从有效高效的角度来讲,实践告诉我们,能组织学生开展有效,乃至高效的作文训练的老师似乎并不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笔者所知,相当一部分老师对高考作文的训练很模糊,甚至很糊涂,在他们看来,所谓作文训练就是每隔两周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学生写成交上来,教师写几句不痛不痒的批语,再打个分数,接下来再抽时间讲评一下,算是把这次的作文训练任务完成了。这一次是这样,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整个学年的作文训练均按照这种套路走。

这种作文训练套路在外行人看来,好像很认真、很到位、很科学、很完备,其实只是走过场、完任务,根本不起任何作用。那么,一个真正认真、到位、科学、完备的作文训练应当是个什么样子呢?笔者上次写文章介绍的“四步程序作文训练法”就是这样的一个作文训练方案,有兴趣的网友可关注立恒语文搜索查看。

当然,认真、到位、科学、完备的作文训练方案肯定不止笔者介绍的这一种,但无论如何,要探索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考作文训练方案来,这三个结合必须做到: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与高考的特点相结合、与写作的规律相结合。下面一一剖析之。

  

一、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任何一个科学合理的作文训练方案,其首先具备的第一个特征是同学生实际的作文水平结合得十分紧密,整个训练过程是在学生现实的作文水平的基础上的展开的,而不是想当然,不是闭门造车。比如笔者运用了多年的“四步程序作文训练法”就是这样的一个训练方案。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育几十年,带高三毕业班十几年,深知高中生作文的实际状况是缺乏材料,空洞无物;结构混乱,没有章法;表达淡而无味,缺乏文采;立意肤浅,有时还傻傻地分不清是非对错。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方能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探索出了 “四步程序作文训练法”。从多年运用的结果看,这个训练法对提高高三学生写作应试作文的能力效果不错,有兴趣的网友不妨一试。

二、与高考的特点相结合

大家知道,高考作文训练的目的是应对高考,是拿下60分的高考作文,因此,在设计训练方案的时候,设计者就不能不考虑高考作文的特点和高考作文阅卷的特点。设计者只有把这两个特点很好地融入到作文训练方案中去,这个训练方案才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撇开高考作文的特点和高考作文阅卷的特点去设计所谓的高考作文训练方案,无异于缘木求鱼。

那么,高考作文的特点和高考作文阅卷的特点各是什么呢?综合《考纲》对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每年的高考作文题要求部分的内容、各省市制定的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笔者读到的许多阅卷老师公开发表的有关高考作文的阅卷手记等材料,笔者以为,高考作文的特点主要有四:一是要符合题意,二是中心要明确,三是材料要厚实,四是思路要清晰;高考作文阅卷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阅卷老师读文只看关键部位,二是阅卷老师读文速度很快,三是文章留给阅卷老师的直观印象很重要。

设计高考作文的训练方案,这两方面的特点不能不容纳进去。

  

三、与写作的规律相结合

就高考作文而言,在训练和写作过程中,必须遵循哪些写作规律呢?从《考纲》对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各省市制定的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每年公开发表的一些高考满分作文和笔者读到的许多阅卷老师公开发表的有关高考作文的阅卷手记等这四个方面来看,笔者以为,一个科学合理、有效高效的高考作文训练方案至少必须遵循以下四条写作规律:

1. “文以意为主”的规律。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在《樊川文集﹒答庄充书》中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苟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是意能遣辞,辞不能成意。大抵为文之旨如此。”其实在这个方面,古人还有很多类似的论述,如王夫子的“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黄子肃的“大凡作诗,先须立意。意者,一身之主也”等等,由此可见,立意在文章写作中的重要性。

2. “不使事难于立意”的规律。古人云:“不使事难于立意”,意思是说,写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就无法立意!可以说,这句话道出了材料在文章写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事实上,就古今中外的写作实践看,不论是写哪一类文章,有材料则容易成文;无材料则无文章!即使勉强写出来了,也是空洞浮泛、套话连篇。因此,文章写作要遵循的第一条规律乃是要有材料,要用材料表情达意。高考作文作为文章写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然也不能例外。

  

3.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的规律。“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是叶圣陶先生论述作文的名言。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任何一篇能称得上是文章的文章,都应当有一条清晰的思路;文章有了这条清晰的思路,读者就可以沿着这条清晰的思路,把握住文章的主旨。相反,文章思路混乱,杂乱无章,则“文章”的精义也就很难被读者揣摩到。在这个方面,高考作文同样不能例外。

4.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的规律。这条规律要求文章要有一定的文采,只有有文采,文章才能传之久远。在这个方面,《考纲》的规定也很明确,《考纲》在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中,其中第三条就明确要求高考作文要“有文采”,并从用词、句式、修辞手法和文句的表现力等四个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

总之,高考作文训练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很强的心智活动,这项活动要取得应有的成绩,训练方案和训练过程必须紧扣学生的实际、高考的实际和作文的规律,只有这样,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使考生在高考作文写作中获得成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