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们!“艺术来源于生活”后面还有一句话“高于生活”

 古藤斋1966 2020-09-29

人若心累了,斗志就会消失了,坚持与放弃的徘徊都会无影无踪。寂寞与孤独,是促成心累的最大问题。有人说艺术是最陶冶情操的,从事艺术领域事业的人,都是充满激情,活得像诗的人。他们的心一直在阳光中沐浴,好像他们除了快乐,就是快乐。可是在追求艺术路上的孤独与寂寞又有几人能看到。

崔树轩作品

绘画是美术,画家是美术工作者,他们每天都在研习、创作美丽的画面,并为画面赋予各种情境与诗意。在世人的眼中,他们是无比的积极,无比的阳光,整个人就像活在诗情画意之中。可是又能有几人懂得他们的孤独与寂寞。

崔树轩作品

有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就必须能被所有的世人看懂。可是,你们不知道后面还有一句话吗?还有一句“高于生活”啊!如:我们的中国画,画的浅显,没有文化内涵的,很容易被看懂,可是中国画没有了文化内涵,他还能算是中国画吗?而那些建立在文化之上的艺术品却不容易被大众欣赏,就会在网络上有万千的骂声,说这是画的啥,没我儿子画得好等等。

崔树轩作品

艺术的创作,在于对艺术的敬畏,在于艺术家的坚持,可是这种坚持是孤独的,是寂寞的,是不容易被世人接受的,甚至自己的家人都不能接受。所以许许多多的艺术家都是孤独的,寂寞的。他们的坚持一直是对自己的磨练。有许多优秀的画家沉沦了或者放弃了,并不是他们不够优秀,而是心累了,这个心累包含很多,其中我想就是为了父母、妻子、儿女。所以当我们发现曾经的艺术家在做一些没有艺术的事时,多一些宽容,因为他是为了他坚守的家。

画家崔树轩

崔树轩,又名新江,以字行,上河堂斋主,1963年3月生于山东,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进修于清华美院花鸟画高研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水墨画院专职画家,北京民族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书画研究院花鸟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5年以来,创作作品20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并获奖,其中作品《一塘秋水供养颐》荣获“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万缕翠蔓困晓霜》荣获“乡风墨韵.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会资格等。

作品题材多为花鸟画,尤擅石榴、丝瓜、紫藤,风格灵动、飘逸、洒脱。其主要艺术活动:《佳诺韵墨》——崔树轩中国画作品展(青岛);誉满京华▪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暨莫林艺术馆庆典(北京);“拥抱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百名画家邀请展(北京政协礼堂);参加“盛世丹青  翰墨四海”名家作品邀请展(北京炎黄美术馆),“五月墨花香”——当代名家学术邀请展,参加“艺路同行共绘盛世华章”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大器风范》当代中国画坛代表性名家学术邀请展等。艺术作品被多家美术馆及艺术传媒机构收藏,国内外数家专业美术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及作品,曾出版《国画家》—崔树轩作品专辑,《水墨春秋·崔树轩》,《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精品系列·崔树轩》等多部辞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