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兰学者与中国学者1930年代组团去甘肃、内蒙古一带考察,挖出了5200多件汉简

 昵称散步收藏 2020-09-29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信息传递极为不便,往往从边关到京都需要数月的时间往返。一旦发生战事,这样会大大贻误战机,甚至会导致家国破灭,所以“烽火台”应运而生。

在商朝时,人们就已经建起烽火台,用于传递信息。一旦敌人进犯,守护烽火台的士兵就会点燃烽火,下一处烽火台紧跟着点燃烽火,直至把消息传递回京城。而看到烽火的诸侯、大夫都需要带兵前来抵御外敌。

但是烽火台的作用原理却一直是个谜团。在现代,大家都知道,如果信息出现一点错误,也许就要出大乱子了。那么古人不害怕烽火台出问题吗?例如士兵睡着了、大雪天看不见、下雨天点不着等等,一旦发生这样的意外,难道烽火台就成了摆设吗?

甘肃发现一竹简,揭开历史真相,学者:难怪霍去病敢深入敌营

在上世纪30年代,一批荷兰学者与中国学者组团去甘肃、内蒙古一带考察,挖出了5200多件汉简、汉代文物1230件。有大量关于汉代军事调配的一手资料,被称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之一。

而其中就有一些竹简记载了烽火台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生战争之后如何调配的问题,借助这些记载,我们才明白烽火台的工作原理有多严谨。

我从中整理了一部分:

1.

《塞上烽火品约》第九条:“匈奴人入塞,守亭鄣,不得燔薪者,旁亭可举烽、燔薪,以次和如品”。

匈奴人入侵后,如果烽火台无法点燃烽火,临近的烽火台有义务点燃烽火。

2.

《品约》第十条:“若误,亟下烽灭火,侯尉史以檄驰言府。”

如果烽火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应该立即灭掉烽火,管理烽火台的侯官应该派人去都尉府说明情况。

甘肃发现一竹简,揭开历史真相,学者:难怪霍去病敢深入敌营

3.

《品约》第十四条:“匈奴人即入塞,千骑以上,举烽,燔二积薪;其攻亭鄣坞,举烽,燔二积薪,和如品。”

不足1000人的匈奴来犯,点燃一捆柴火;超过1000人的匈奴来犯,点燃两捆柴火;一旦匈奴超过2000人,立即点燃三捆柴火,其他烽火台根据烽火的大小判断敌人的多寡。

4.

《品约》第十六条:“匈奴人入塞,天大风,风及降雨,不举燃者,亟传檄告入,走马驰以夜,急疾。”

天气恶劣,如大雨、大风、大雪,烽火无法点燃或者狼烟无法被看到,烽火台应该派出人马去通知其他烽火台,直至将消息传递出去。

甘肃发现一竹简,揭开历史真相,学者:难怪霍去病敢深入敌营

在这一批“居延汉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汉朝已经有了完备的反应体系。一旦匈奴来犯,王朝中央能够很快地了解敌人的规模和位置,便于调兵遣将。可以根据敌人的动向判断他们目标,根据狼烟判断敌人的规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也正是由于严密的防御措施,卫青、霍去病才敢深入荒漠,直捣黄龙。一旦失去了烽火系统的支持,大汉的军队将分散在边境线的各处,时时防备敌军来袭,哪有机会封狼居胥?

甘肃发现一竹简,揭开历史真相,学者:难怪霍去病敢深入敌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