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棣华堂·乡亲】都丽:老兵工回家(义汉)记

 棣华堂 2020-09-29

中国人保财险陵川支公司

 提醒共享才能双赢

打造个人企业品质生活

联系电话0356-6200866  6208449

老兵工回家(义汉)记

都丽

    他是第一个来到义汉兵工厂的人,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兵工厂的人。他就是曾经在解放军军工部十分厂工作过的原淮海机械厂安全保卫部长、离休干部宋世财。

    6月2日,在得知一位九旬老兵工将要回乡探亲访友的消息后,笔者立马赶往平城镇义汉村,生怕错过了与这位老人的相遇。

    《朗读者》里说: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冥冥中觉得,今天的采访,注定是一场特别的遇见。

    天气略显凉爽,夏日的陵川,多云即是阴天。到达义汉村有些早,在村党支部书记任和平的安排下,我在村支书家里耐心等待。等待中,不断想象这位年高九旬老人的模样,一定是老态龙钟,步履蹒跚、言行迟钝,这么一想,竟十分担心今天的采访听不到自己想听的故事,想寻的历史。

    半个多小时后,老人在其儿子的陪伴下,径自到达村委大楼,待一行慕名而来采访的人赶过去时,老人已经登上二楼,笔直伫立,远眺着义汉的一切。

    走近时,众人诧异与惊奇,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位精神矍铄、容光焕发、康健硬朗的老人年龄将近一个世纪。在义汉村委的会议室,老人接受了采访。

    老人的儿子叫宋跃平,曾就读于平城镇中学,他告诉我们,父亲宋世财,今年90岁,是平城镇林峦岭村人。在看了三位淮海老兵工考察红色义汉的报道后,他激动不已,称自己也是淮海老兵,报道中的人都是他曾经的革命战友和同事。于是老人迫切想要回到义汉,看看他当年参加工作和革命的地方,讲一讲他所知道的兵工厂故事。这次寻根义汉,是老人一生的夙愿,因为这个有着丰富红色资源的小村,曾经潜伏着一个披着新华公司外衣,却秘密生产和制造兵工装备的千余人的兵工厂,而他曾是这个兵工厂一名兵工。

    老人接受采访时,兴致很高,似乎想要一股脑儿把这几十年来想说的话都说出来。虽然他向我们陈述的都是一些碎片式的回忆,却把我们在场所有人拉回到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

    他17岁参加革命,在解放焦作的战役中,在担架输送队工作,负责运送伤员,曾为解放焦作做出过巨大贡献。194610月国民党重兵进攻河南,焦作等地党政机构和焦作煤矿(新华公司)被迫向太行山撤退,他奉命随新华公司转移到陵川,之后到了平城义汉,参加了新华公司(后改为解放军军工部十分厂)的初期建设、炮弹制造等工作,并且在兵工厂工作了4年多时间,195010月才最后一批撤离到长治。

    50年代初期,晋东南地区的十多个兵工厂整合重组,最终分成三大兵工厂,即:淮海(342厂)、惠丰(304厂)和晨光(307厂,厂址在南京)三个较大的兵工厂。宋世财被分配到淮海机械厂,负责安全保卫工作,1976年担任安全保卫部长,1985年离休至今。宋跃平还告诉我们,几十年来,他父亲一直念念不忘在平城兵工厂工作的日子,闲暇时间经常对他讲述在兵工厂工作和生活的故事。

    随后,义汉党支部书记任和平带领老人参观了义汉红色展厅、兵工厂机工部、水泵房、财务室、澡堂等旧址,这些在老人口述中不断出现的名词,如今已经在历史的变迁中成为了一幢幢平淡无奇的民居,但老人不断扬起放下的手,脸上时隐时现的微笑,以及每处他都要亲身游览的热情,分明使时光倒流了。那时他还是那么年轻,却与身边众多出身平凡的人,做着民族解放和保家卫国的不凡之举。

在老人一个下午的回忆中,令他印象最深的有三件事:

    一是在兵工厂初期建设阶段,由于缺建筑材料,平城周边村庄纷纷自愿无偿为厂房修建拆庙、砍树,运送建筑材料,尤其是义汉村全村总动员,不仅人人参与厂房修建,还拆除了村里最大的庙宇“六合观”,为兵工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革命年代人民群众这种不计付出、齐心协力的战斗精神,如今想起来很是震撼和感动。

    二是在1949年全国解放后,经秘密整党两周后,有一天召开职工大会,厂里公开了全体党员的身份。当潜伏在身边的40多名共产党员当场起立时,全场职工都十分惊讶,他们没有想到身边居然有这么多秘密党员。可以想象当时老一辈革命家的工作难度之大、工作环境之艰,以及身份保密之苦。

    三是1950年旧厂搬离时,宋世财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在最后的那段时光里,他负责看管当时厂里的锅炉等设备和资产,亲眼见证了义汉兵工厂从开始的建厂到最后的搬离整个全过程,感触更深。

    在走入解放军军工部十分厂(解放军兵工厂)驻地遗址的断壁残垣中时,老人应该是激动的。经历了时光和岁月的洗涤,兵工厂现在虽已破旧不堪,但还隐约可见其内部框架、形式规模以及建筑风格。这座在七十年岁月中被老人念念不忘的工厂,这个在七十年岁月中被老人不断提起的村庄,还有那些后来四分五散到全国各地去谋发展的工友,老人都在自己的记忆深海里一遍又一遍复制和录刻,生怕忘却。

    临近黄昏,我们提前结束了采访,并合影留念,毕竟老人年事已高,为了他的身体健康,我们依依不舍的同他惜别。

    耄耋之岁,犹记当年。重回义汉,终了夙愿。今日的义汉之行是一场圆梦之旅,更是一次回归之旅。采访全程,他硬朗活跃,有问必答,他带给我们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回忆,提供给我们的珍贵历史资料,无疑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我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这对义汉兵工厂历史的补充完善,对于今后义汉村乃至全县依托红色旅游资源,促进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期待与老人的下一次遇见,同时也期待遇见更多这样的老一辈革命者,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和力量!


   
   

文字凝固时间 乡土永连心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