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棣华堂·乡印】秦文堂:奶奶的葬礼

 棣华堂 2020-09-29








奶奶的葬礼

时间回到上世纪64年初夏,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病了多日的奶奶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一天,自然环境和这个季节是合拍的,草长莺飞,生机勃发。社会环境似乎也和这个季节是合拍的,“四清”运动正在火热地进行着。

所谓“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的内容,前期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发展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不可否认,当时“四清”对改变农村干部的作风,完善基层财务制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整个运动进行的轨迹看,也犯了“左”的扩大化错误。运动的走向从经济走向政治,成为文革运动的前奏。这次运动,“四不清”的干部后果难料,问题严重者可能终生被废。

奶奶活了七十出头,在我的记忆中,她个子高挑,脸型微胖。奶奶很待见大哥,常常用一把舀饭的铁勺给大哥炒玉米吃,炒一次几十粒,哄小孩。我和弟弟们如果碰上了,也能蹭几粒,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奶奶真实的面容,在我的大脑中,渐渐模糊成了一片。

父亲那时正是年轻的时候,三十多岁,共产党员,大队会计,他在故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那是一个政治气氛甚浓的年代,一切旧的风俗习惯肯定受到强烈的冲击。父亲又是故乡的财务总管,是“四清”首当其冲的目标。从经济运动上升到政治运动,严峻的形势,没有人敢马虎从事。奶奶在这时候去世,决定了她的安葬形式肯定与古老的丧葬风俗不会相同。所以,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故乡是大村,五、六百户,十六个生产小队,上级的重点村。上级下派搞“四清”的干部阵容强大,父亲每天和他们在一起,配合工作,要什么提供什么,提供了无数个数据,和不知多少大队和小队的单据、账本。紧张的时候,吃住都在大队,几天都回不了家。奶奶的去世,都没能让父亲消停下来。

丧葬奶奶的一切安排,已经由不得父亲、伯父、姑姑做主了。一切事宜都必须经过大队党支部研究决定,必须符合当时的大形势,并由大队出面统一指导进行。

现在回想了一下当时奶奶的丧葬过程,因为那时年纪小,记不大准,所以又询问了家族中年长的亲戚。当初大队对于奶奶的丧葬决定,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破除旧的丧葬风俗习惯,一切从简。灵棚简单搭建,不许摆放纸人纸马纸轿等与封建迷信有关的东西,不许烧纸,不许路祭。二是不许支大锅,提倡勤俭节约。帮忙人员由所在小队派出,各回各家吃饭,不许索要报酬,不招待亲戚客人,不动烟酒,不随礼钱。三是全体党员参加追悼仪式,并挑选十几名比较年轻的党员亲自抬棺送葬。非党员的大小队干部可自愿参加追悼仪式,但不能参与抬棺扶灵。

出殡那天,送葬的队伍从十字街出发向西走,当走到现在供销社门口时,“老杆”断了,灵柩落地,送葬队伍停了下来。慌乱之中,看到有几个人跑着去找替代的“老杆”。姑姑母亲等亲属在奶奶的灵柩后,哭声不断。

故乡人所说的“老杆”,是一根像檩条一样粗的木杆,有约20公分粗、四米多长,用大铁链纵向捆绑在棺木盖上,起固定棺木的作用。然后在其上面横向捆绑四根像椽一样的大木杠,每根杠的两头再分别搭十字捆绑一根小木杠。这样,一共十六个头,需要十六个人,每人一个肩膀,共同协作,大家打一声招呼,一起用力抬起棺木,步调一致,才能平稳行进。

“老杆”折断,大家又准备了好长时间,终于换上另一根“老杆”,重新抬起奶奶的灵柩,一路向我家祖茔而去。

我家祖茔离村五里之远,奶奶的棺木又是老榆木板做成,份量较沉,如果有两波人轮流交替,可能要顺利的多。但那时候年轻的党员少,只能个别替换,所以,其他人只能一抬到底,一路上歇了好几回。

那么粗的“老杆”为什么会折断,谁也说不清楚。以前不管谁家的丧事,都没有出过这样的意外。有人议论说奶奶不愿意走,担心父亲“四清”运动中有难。有人说奶奶对这样简单的葬礼有意见,冥冥之中故意出难题。姑姑说因为没有路祭,奶奶想再呆一会儿,再看看她的家人。人们在茶余饭后,很多没有依据的猜测,在故乡持续传了好几天。

好在奶奶顺利下葬,入土为安,再不受病痛的折磨,再不担心父亲要经受各种运动的考验和洗礼;好在正直、廉洁、智慧的父亲,经受住了“四清”长时间的考验,安然无恙,并深受上级的好评和赞誉。

截止现在,全体党员为村民抬棺送葬,在故乡的丧葬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今天想来,分析大队当时那样的安排,猜想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党员、村干部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必须适应当时大形势要求,不折不扣配合上级工作,移风易俗,破除旧的丧葬风俗习惯。二是考虑到彻底改革长期形成的葬礼风俗,其它近亲属心里一下子难以接受,让清一色的党员抬棺送葬,在农村来说规格较高,可以平衡伯父,姑姑,奶奶娘家亲戚的不愉快心情。给予奶奶特别的礼遇和尊重,也给了父亲在亲戚面前的一个台阶和面子,也对父亲平时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是整个家族在村里莫大的荣耀。

                               2020.4.30.于陵川

图片:网  络

文章:秦文堂

排版:顽   石

文字凝固时间 乡土永连心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