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海晚报

 杏林前浪4868 2020-09-30

朱兆蓉艺事偶拾

□徐继康

朱兆蓉与云闲上人是世交,年轻时即从其游,云闲曾经送给他一张古琴,朱兆蓉安弦操缦,觉其声雍容,恍然置身于灵岩虎阜间,给琴命名为“暮山钟”。“名场缰锁应怜我,尘世筝琶久厌婆。他日一编清梵出,松风万壑共摩挱。”光绪十八年,年仅二十二岁的朱兆蓉为《枯木禅琴谱》题诗,挥笔写了三首七律,当年他并没有想到二十年后,他真的会跳出名场缰锁,回到云闲身边,操“暮山钟”而奏“松风万壑”。

朱兆蓉还寄情于印。成书于1911年的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广印人传》,收录了不少东皋派印人,朱兆蓉的名字赫然在焉。

进入民国后,朱兆蓉养疴于西子湖畔,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一些印坛活动。民国元年(1912)秋,西泠社友雅集,朱兆蓉与吴昌硕、丁仁、叶铭、吴隐、童大年等三十三人于社址摩崖石壁题名。第二年春,值西泠印社创立十周年,吴昌硕、丁仁、叶铭、吴隐、周庆云、缪荃孙等雅集孤山,宣布“西泠印社成立启”“社约”,推举吴昌硕为首任社长。此间题咏甚多,叶铭辑录题咏者籍贯、姓名五十二人,朱兆蓉、包兰瑛夫妇亦在其列。在1948年刊印的《西泠印社社友题名》的“故社友题名”中,朱兆蓉名列第四——原来朱兆蓉是西泠印社的早期社员,也是南通地区最早的西泠印社社员。

如今,朱兆蓉的印刻原作存世极少,吾友孙建泉兄在沪上购得其青田石印一方,为目前仅见品,印文为“醉乡昔日梦封侯”,为白文。其边款记云:

光绪岁次癸巳二月,余自杭州返里中,舟出虎丘,梦中得‘醉乡昔日梦封侯’之句。及底家后,检行箧拟接其句,爰取案头印石仿汉人铸铜印,信手鼓刀而清风飒至,已不觉渔洋赋秋柳时矣。如皋朱兆蓉芙镜甫识于日涉园。

光绪癸巳,就是光绪十九年,春二月,朱兆蓉自杭州返回故里,舟过虎丘,梦中得句,回到外祖父家的日涉园,信手鼓刀,一蹴而就,“醉乡昔日梦封侯”,刻下一个青春少年的英雄梦。那一年端午前一日,朱兆蓉还在家藏的一方仿古琴式老坑端砚上,刻了一首自作诗,以作铭文:

琴本禁邪心,雅乐岂世俗。扫室更焚香,端坐贵严肃。身动及头摇,张口与踞足。亵狎或笑谈,作势悦耳目。俗子匪知音,伎艺亦非属。风雨声不调,酩酊时则渎。乃有市井徒,计利以相淑。殷劝陈此词,学者善自朂。

以印说梦,以琴正心,以诗言志,年轻的朱兆蓉正能量爆棚。

朱兆蓉是耽于诗词的,他著有《染雪庵遗稿》五卷,不过这本诗集今天已经难得一见。他还学画二十余年,精于恽南田一派的设色花卉。他的书法学俞曲园,为《枯木禅琴谱》题词,就是一手标准的俞氏隶书。也难怪,俞曲园对他影响太大了。光绪十八年,朱兆蓉奉其师王梦薇手书过谒曲园老人,被留榻山中,夜灯谈艺;五年后,又奉父亲朱敏文之命,请为其母汤夫人撰写传志; 光绪三十二年(1906)朱兆蓉前往北京,绕道苏州,拜见俞樾,出示《锦霞阁诗词集》,恳请赐序。在初寒的孟冬,已经久不供文字役的八十六岁老人,乘兴挥毫,写下那篇极为温暖的序文。他们为文字之交,俞樾将孙女俞庆曾的遗稿交给包兰瑛,请之题咏。庚子年,俞樾八十大寿时,朱兆蓉、包兰瑛联句赋诗,他们把老人八十年来的成就浓缩成六十八行诗句,每一句都如花似锦,“绮思琼想,骎骎乎压倒元白矣”,老头子真是开心得不得了。

朱兆蓉去世于民国五年,即1916年3月5日,年仅四十六岁。次年,包兰瑛在《申报》发表《致栩园乞为〈染雪庵遗稿〉征题启》:“唯是物在人亡,音容益渺。抚孤琴而陨涕,视敝帚而愈珍……”这一年,包兰瑛为夫君刊印了《染雪庵遗稿》。她是想用这些文字留住往昔的时光,留住从小米峰到珍珠巷的琐碎,留住染雪庵与锦霞阁里的闲暇。平平仄仄的文字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怀念。

此后,万事随转烛,个人的命运,更如风中的飘絮。1926年军阀大战,朱家逃难上海。1927年,回杭,家败落。1928年,子女返家乡谋生,包兰瑛独自居于杭州运司河寓所,由厨佣照顾。1935年,一代才女包兰瑛病故,年六十三岁,据《朱氏家谱》记载:“葬于江苏如皋潮桥镇朱氏祖坟亡夫墓侧。”

除了那枚白文印与那方端砚外,朱兆蓉还留下一封致“庆甫妹丈大人”的信札,一通两页,为彩蝶花笺,尺素清芬,十分精美。朱敏文与汤笲生有三个女儿,长女朱佩、三女分别嫁于沈逢昌、沈逢铭兄弟,次女朱佩芬嫁李庆翱。朱兆蓉所致的这位“庆甫妹丈大人”,不知道是其中的哪一位。

朱佩(一作朱珮),字珩芳,号茝香,曾随父客居杭州有年,嫁如皋林梓镇沈裕申的嗣子沈逢昌。出阁前著有《梧月松风馆诗录》,徐琪评其诗“极清婉浏亮之致”“其神味隽永处,直由金元上薄初唐。不仅于随园女弟子中当推领袖也”。她的儿子就是《汉语大词典》编委沈幼征。朱敏文的这位亲家沈裕申,一位青史留名的人物。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太平军围攻杭州,很危急。当时嘉兴已陷,署理嘉兴通判的沈裕申留守杭州治理军务,本来就是一个地方辅助政务的代理官员,打打杂的,完全可以找一个借口抽身而走,但是他却率官兵固守清泰门,而且身先士卒,及城陷,巷战力竭,被俘殉难,年仅四十二,从死者闵、费二妾及婢仆三人。其后,“赐恤银,加赠道衔,予世职,本籍建立专祠,由嗣子沈逢昌承袭”,他的名字被列为《浙江忠义录》、同治《如皋县续志》。在《李鸿章全集》《清穆宗实录》中皆有记述。沈逢昌承袭云骑尉世职,正五品,岁支俸银八十五两。

朱沈两家是世交,朱霖与沈裕申的父亲沈梅垞为好友,时有诗文唱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朱、汤、沈这几家姻亲都非常热爱金石印章,朱家已如前述。岔河汤氏一直到今天,还时不时有家藏印章释出,他的后人中,有一位汤成沅,著有一部《金石字典》。2013年,在嘉德秋拍中,有一方“田黄石太狮少狮钮方章”十分夺目,最终成交价是一千一百余万,这方印就出于林梓沈家,是道光十一年九月九日,黄楚桥为培园主人沈梅垞所篆。

时间的大水漫过。

民国的某一天,皋东潮桥,一条黄壳船载着一具棺木,匆匆驶向潮桥与岔河之间的转水墩。据当地民众讲,埋葬的是朱家园朱家的一位县令,具体是谁,谁也说不清楚。过了几十年,“文革”开始,有人把这墓挖开,挖出了什么,谁也不肯说,只知道有许多半人高的青花大瓶,老百姓把这些大瓶全部敲碎了,散落了一地。

这满地的青花,让后来听故事的人,唏嘘了很久——这敲碎的不仅是美丽的故事,还有人们对朱家最后的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