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孚开展“新蛋白时代”研讨会,聚焦行业认知,共同推进新蛋白全面发展

 35斗 2020-09-30

9月2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2020上海国际植物基产品博览会暨第三届未来食品高峰论坛的分会场上,由谷孚举办的“新蛋白时代”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在此之前,谷孚一直专注并深耕中国可持续替代蛋白产业的发展,作为产业链端口的资源平台,不断推动科技和产业的有效衔接。

本次研讨会作为“新蛋白时代”研讨会第一期,谷孚携学术机构和科学家、相关企业、初创公司和投资者等,深刻探讨关于生物发酵技术与细胞培养肉两大技术在替代蛋白上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同场解读 The Good Food Institute 独家授权谷孚发布的首份有关发酵技术在替代蛋白应用的产业报告,以期通过本次研讨会推动行业认知,加速新蛋白产业变革,为传统食品向未来食品转型做好行业风向标。

解读新蛋白时代产业支柱:生物发酵技术的未来

在新蛋白领域中,企业参与产业链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从蛋白原料切入,二是以风味、质构增强剂为细分赛道切入,最后则是以终端产品切入B端或C端群体,做最后的产品价值赋能。

在这样的未来食品发展框架中,生物发酵技术对植物肉产品的开发起着关键性作用。The Good Food Institute科技副总监Liz Specht博士在线上分享中明确展示了生物发酵技术在替代蛋白产业中的作用,传统发酵可用来调节和加工植物源成分;生物质发酵可利用微生物繁殖快,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来高效生产蛋白质;更进一步的精密发酵则可将微生物宿主作为细胞工厂生产特定的功能性成分。

在本次研讨会上,Mycotechnology和Triton Algae lnnovations两家生物发酵公司做了行业展示,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周景文教授也分享了行业未来需要努力的目标方向。一方面需要不断创新生物技术解决植物肉的质构、风味和口感等限制因素,另一方面需要持续深挖潜力技术,降低生物技术应用成本,之后,行业法律法规也应当不断完善,全方面推动行业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魏东教授表示,利用微藻能够更加高效生产植物蛋白,这是由于微藻蛋白高达50%的蛋白含量,缩小了与真实肉类的差距,而通过改变微藻的培育条件,同一种藻可以既生产高蛋白也可以生产高油脂。据魏东教授介绍,目前微藻的培育技术主要有光合自养、异养发酵和两者兼具的光发酵,未来,光发酵独特的优势或许将会使它成为行业的前沿性技术。

对于未来的行业趋势,魏东教授认为,在源头创新上可以关注富含血红素的藻粉以及藻类培育基础的LED光生物学效应技术,此外,现有微藻产品深加工和高值化的应用问题以及多品种微藻发酵技术和原料复配应用也是值得关注的行业方向。

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总监张可亚在分享中也契合了周景文教授的观点,认为生物技术在植物肉开发的潜在切入点主要有几个方向,一、通过生物技术消除致敏蛋白和反营养物,使产品具有营养健康的清洁标签;二、通过微生物发酵掩盖或消除植物肉原料豆类蛋白的豆腥味,并形成特定的风味;三、通过微生物产生胶原蛋白和明胶等增强产品质构,保证植物肉类的多汁和口感;此外,生物技术在植物肉产业中的应用也能够降低添加剂和植物蛋白成本。

研讨细胞培养肉:与植物肉同行的另一航道

与推动植物肉发展的生物发酵技术同样重要的,还有近年来逐渐进入大众眼球的细胞培养肉,本次研讨会,谷孚将细胞培养肉作为另一研讨重点,更全面地向行业人士展示了新蛋白的未来发展驱动技术。

在细胞培养肉的分享中,谷孚科技顾问王玟琦博士和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丁世杰博士详细阐述了细胞培养肉原理,从活体动物提取细胞,建立和筛选细胞系并进行细胞培养。在扩大生产中,第一阶段是细胞增值,第二阶段加入了支架等条件下让细胞分化成我们需要的肉品中所含有的脂肪、肌肉和结缔组织,继而形成产品。

在丁世杰博士的分享中,我们了解到,全世界已有超过30家培养肉公司在各个方面进行突破,培养肉发展步入了一个快车道状态。目前,通过初步测算,如果让1g肉1000个细胞分裂45次(约为一周),理论上可生产两万公斤细胞培养肉。由此可见细胞培养肉能够大大缩短生产流程,在监管上也将减轻监管的复杂性和难度,是未来新蛋白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行业方向。

尽管未来行业一片大好,但发展前期,培养肉技术还需要面临这些方面的挑战。在科研技术上,干细胞来源和干性维持技术、无血清培养基制备技术、规模化细胞培养和蛋白生产技术以及食品化处理技术都将是未来需要克服的发展难点,在应用上,行业人员也将面对产品安全评价和管理规范制定、伦理和市场接受度等系列问题。

默克中国创新中心副总监莫凌霄在谈到新蛋白的发展时认为,默克是以生命科学,生命健康为主导的公司,在新蛋白的发展中也会提供自己的行业力量。莫凌霄认为,默克能够在这个行业的创新生态圈中,聚集产学研政投各方资源,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持。在精细的实操中,默克会通过专业的科学家团第制定关注的赛道,并精准深挖行业新技术,通过默克的家族资金进行不同阶段的投资,为初创企业提供发展资源。在这个过程中,默克也将加强跟政府和孵化园区沟通,更精准地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

技术研发之后,市场监管的未来重点

本次研讨会,谷孚不仅将行业未来发展的技术作为谈论的重点,伴随行业发展需要不断健全完善的法律及监管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一大亮点。目前市场处于发展初期,相关的法律监管也尚未完善,对于人造肉应该怎么监管、哪一类人造肉由哪些部门来监管,监管流程如何这些问题都还没能得到解决。在本次分享上,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高级顾问冯文煦律师提到,尽管植物基、生物发酵、培养肉产品在技术上都是共同支撑未来食品的变革性技术,但在法律监管上却各自有着不同的重点。

对于植物基产品监管的重点侧重于食品原料、商品标签属性与命名、添加剂使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等,对于生物发酵类产品的监管则重点聚焦在菌株的毒力和背景、生产规范,以及建立菌株“清单”制,规范可用于食品生产的菌种名单;在细胞培养产品上的监管更为复杂,需要审查机构对细胞来源、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培养流程和培养时间节点以及标准化生产、干细胞安全性、食品标签做严格管控,以求在审查上保障新型食品的安全性,为新型蛋白的行业发展正本清源。

小结

谷孚的首次研讨会以未来产业链的方式,围绕生物发酵技术与细胞培养肉展开,向我们展示了新蛋白的未来发展道路,让更多业界人士更好地了解发酵技术在替代蛋白领域的巨大潜力,共同探讨了发酵技术在植物蛋白和细胞培养蛋白产品研发中的应用,行业市场趋势,法规监管,发展前景和挑战等。

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对于未来食品和新蛋白研发最新、最全面的技术支持,也更加完整地体会到了每一项食品工艺,每一项前沿技术,如何通过产业链相互衔接,最终为我们呈现出可供选择、种类繁多的未来食品,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将看到一个融合众多努力的美好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