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然而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只有1%实现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那么生鲜电商会是死路一条吗?农产品电商究竟应该如何循序渐进地发展? 过去农民获利渠道,一般都是,把农产品先以“地头价”卖给经纪人,再由经纪人去寻找市场销路,总体来说农民卖的是成本价,赚的是辛苦钱。
而有了农村电商之后,农民自己也可以网上开店,如果农产品销量不错,赢得了口碑、品牌,手里就会把握更多利润空间。
正是基于诸多便利,这几年从政府到社会资本,都在布局农村电商。 生鲜电商生存的三个大坑 从农村电商过渡到生鲜电商,原本看起来应该是一马平川。大家都希望能把鲜活农产品以更高的价格、更快的速度、更强大的品质保证送到消费者手中。但为什么实践起来还会这么难呢? 大家试想一下生鲜电商如果卖的是新疆哈密瓜、阳澄湖大闸蟹,理论上须在72小时内把产品快递到消费者手中,这个成本会有多少? 外行人进入生鲜电商听毛利润能达到40%到60%,全都赔了才发现,原来损耗也是20%—40%左右,这样一比较就知道,还有利润吗?(生鲜农产品对产品包装的要求极为严格,在运输途中发生磕碰、损坏、变质,成本只能由商家自行承担。且 20%—40%损耗率是目前全行业的平均水平,影响可想而知。) 绝大部分农产品的生产都还跟不上电商的要求。吹的越好,跌得越凶,归根结底,模式有问题。 说了这么多生鲜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有办法解决呢?农民朋友做电商,有没有更容易的途径呢?别急,先看一个案例! “青年菜君”电商成败始末 2013年 任牧还在一家IT公司打工。他拖着一身疲惫下班时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在地铁口创办一家半成品净菜的实体店,让打工一族能吃上健康的晚餐?于是,任牧与另外两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以O2O的模式、亲民的价格销售半成品净菜,取名“青年菜君”,很快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和社会资本的关注。 2014年 荣获“盐商杯”创业大赛一等奖,收获100万奖金! 9月 收获A轮融资,拿到1000万元人民币!! 2015年3月 获得数百万美金的B轮投资!!! 时至今日 面临拖欠薪水的资金危机,即将破产清算。 这种貌似时尚前卫的生鲜电商发展模式背后潜藏的问题也很多。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任牧败给了生鲜电商的高成本,还错误地把少数消费者的需求当作了大众需求。 如果大家有烹饪习惯,一般会自己去超市、菜市场买菜。而对于那些平时基本不生火做饭的人,下班以后到附近的小饭馆就解决了。 而净菜在准备好后,一旦当天不能卖出去,就只能扔掉,损失只能创业者自己承担。如果从时间成本来计算,就只“省去了洗菜的时间”,制作净菜的采购、加工、配送成本却很高,卖出的价格并不算高。这样长期消耗,即便有再多的风投愿意注资,依然经不起市场考验。 为什么...... 电商和传统农业并不匹配? 农村电商的成长会屡遭坎坷?? 工业消费品的售卖触网就灵呢??? 目前电商整个的交易体系本来就是给城市或者工业品设计的,只是后来我们发现,农村农产品也可以做电商,所以就把电商从城市延伸到了农村。
但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不匹配、不适应、不顺畅。更重要的是差距:中国的农业还在19世纪,而电商在21世纪。凡是能做电商销售的产品,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标准化,而千家万户农业小生产,怎么能实现标准化呢? 农民该如何利用互联网挣钱? 农村电商的发展面临这么多问题,大家到底该如何从“互联网+”的风口中获利呢?现在好多人看上了更低的门槛,那就是微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