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信息化在农村的推进,互联网与农村的关系日益密切,三农这样的“下里巴人”与互联网的“阳春白雪”相逢,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也星火燎原,让古老而传统的乡村与乡民迅速进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 当城市的互联网轰轰烈烈地兴起后,农村虽然醒来要晚一些,但也表现出拥抱互联网的积极姿态,改变一点一点发生。有几个时间重要时间节点: 虽然互联网+农村才刚刚起步,但已经爆发出勃勃生机,并在若干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出现了3.5万个农业类网站,4000个农业类电商平台,农业类的互联网开始轰轰烈烈兴起,农资电商也风升水起。 2.01亿农民上网,1.2亿农民在网购,800万个农村网店在上线,99%以上的农村都有网络。 目前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量在2000亿元左右,其中还出现了农特微商崛起,生鲜电商进一步创新,农产品的跨境电商,农产品的B2B也在兴起。 随着电子商务进农村,带给农村一些新的改变,比如生活的便利化,青年人才返乡,出现了电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新精矿,带给农村许多变化。电商带给农村的变化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还有社会层面的,比如淘宝村,年轻人回来以后,没有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了,这个村子比以前和谐多了。 当前互联网+农村最大的问题是融合不够,农味不足,与理想的状态还有较大距离。 ![]() 农产品电商规模与农产品总量相比,还是九牛一毛。算总量充其量占到3%,农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抱怨的人很多,但都在看,没有人敢下手,因为水太深了不敢碰。另外,农资电商的规模也没有外面公布的数据那么大,内部行业监测的数据并不可观,到底谁的数字不准? ![]() 城乡的数字鸿沟值得警惕。今天许多农村的孩子输在了互联网的起跑线上,农村互联网应用整体落后。城里的“00后”是含着互联网的钥匙出生的,但是农村的孩子不是这样。今天在农村调研,农村小学的孩子在填调查表,你上网吗?农村孩子通通填“不”,而城里孩子通通填“上”,农村孩子没有那个条件,这是很可怕的现象。 ![]() 农村电商生态残缺。农村电商的落后一定不是缺了哪块板,是整体性落后,现在不仅要补短板,更重要的是农村电商现在要打一个木桶,现在木桶甚至都不存在。 (本文为全球智慧物流峰会农村分论坛演讲的一部分,根据现场演讲整理充实,二〇一七年六月十五日修订定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