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读书︱魏延安:在生活中寻找美——读蒋勋《衣食住行中的美》

 魏延安 2020-09-30

 

        或许是经济发展太快了,现代都市人已经麻木了对日常生活的感觉,也很少有人意识到,就是平常的衣食住行中也蕴藏着美,如果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美,我们的生活可能会更幸福一些,学者蒋勋讲解的《衣食住行中的美》,确实让人受到启发。

        先看作者关于喝茶的一段文字:有一种非常珍贵的茶叫“雨前龙井”,用80度的温水冲泡,它所释放出来的是那一片茶叶在阳光、雨水、土壤的滋养下得到的最美的嗅觉和味觉。这时候的茶,绝对不能“咕噜”一口喝下去,要有一个非常缓慢的品味过程,好像在品味自己生命里一段非常美好的记忆。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喝茶里所做的美的功课。这样的文字绝对会让人对喝茶这样的平常事多出几分感慨来,美不是高深的哲学命题,也不是艺术家的专利,美就在茶中,就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就看如何去发现。

        在比如吃的问题,现在不是温饱的问题,所以要吃出一些味道来,就是“品”的含义。宋代的美学讲“平淡天真”,其中的“淡”就是在品过多重口味后,回过头来感到一种精致、细腻的感觉。山珍海味可能美,但不能天天吃,但家常便饭可以天天吃。现在人们已经反过来追求粗茶淡饭了。

        还有穿的美学,不仅是保温,还有让人美丽的功效。但绝对不是华丽就好,关键是得体。再如,住,要大房子,装修也很豪华,但经常不在家,偶然在家,感到的不是温馨而是荒凉。像台北出现的“钥匙儿童”就是这样,父母因为忙,不在家,于是孩子胸前挂着一串钥匙,自己开门,自己吃饭,自己料理自己的事情,这样的孩子幸福吗?还有行,古人十里长亭相送,有分别的美感;而现在坐上飞机,一日千里,沿途的美景根本不可能体验,错失了大量的自然之美。

        在当代,已经不是美学的好时代,美学的衰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有重要关系,但并不表明美已经在生活中消失,只要留心,微不足道的点滴生活中就有让人感动的美,关键在于怎样去发现。


写于2011年3月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